小国学网>诗词大全>用前人示诸儿韵赏析

用前人示诸儿韵

宋 · 陈著
世事纷游尘,薄俗嚣斗鹑。
手足谁鲁卫,肝胆多越秦。
独君先君子,父事吾先人。
我得从之游,义与同胞钧。
上而下四方,相依为齿唇。
閒尝道病殆,饮食药饵亲。
卓卓乎古道,难言但书绅。
今及其子交,知爱迈等伦。
不曰淡无味,如嗜千里莼。
其子又其孙,秀异良可珍。
架有万牙签,膝间又循循。
功名特土苴,学术要深淳。
工夫入细处,力行自忱恂。
推而致广大,直扶天地垠。
书积非易□,难欺是苍旻。
不观冬闭固,发为青阳春。
因知栽者培,根本前人身。
万事风絮尽,盛德修唯湮。
契稠无浪语,感旧还酸辛。
吾年七十近,不入时材抡。
眼昏惟内顾,遑知世妆新。
耳聋谢外闻,免饮聒者醇。
溪曲五亩园,安受闭户贫。
蔬畦野草径,月夕清风晨。
杖履携诸儿,俯仰时一巡。
残息尚可延,何幸里有仁。
岂无泰交期,得舆展转神。
远业归后主,我得为天民。

拼音版原文

shìshìfēnyóuchénbáoáodòuchún

shǒushuíwèigāndǎnduōyuèqín

jūnxiānjūnshìxiānrén

cóngzhīyóutóngbāojūn

shàngérxiàfāngxiāngwèi齿chǐchún

xiánchángdàobìngdàiyǐnshíyàoěrqīn

zhuózhuódàonányándànshūshēn

jīnjiāozhīàimàiděnglún

yuēdànwèishìqiānchún

yòusūnxiùliángzhēn

jiàyǒuwànqiānjiānyòuxúnxún

gōngmíngxuéshùyàoshēnchún

gōngchùxíngchénxún

tuīérzhì广guǎngzhítiānyín

shūfēi□,nánshìcāngmín

guāndōngwèiqīngyángchūn

yīnzhīzāizhěpéigēnběnqiánrénshēn

wànshìfēngjìnshèngxiūwéiyān

chóulànggǎnjiùháisuānxīn

niánshíjìnshícái

yǎnhūnwéinèihuángzhīshìzhuāngxīn

ěrlóngxièwàiwénmiǎnyǐnguōzhěchún

yuánānshòupín

shūcǎojìngyuèqīngfēngchén

zhàngxiézhūéryǎngshíxún

cánshàngyánxìngyǒurén

tàijiāozhǎnzhuǎnshén

yuǎnguīhòuzhǔwèitiānmín

注释

纷游:纷乱、游荡。
嚣斗:争吵、争斗。
鲁卫:忠诚的人。
越秦:比喻离别或背离。
先君子:指品德高尚的人。
父事:像对待父亲一样尊敬。
同胞钧:同胞兄弟般的平等。
齿唇:比喻关系亲密。
病殆:病重。
书绅:书卷上的记载。
泰交:广泛的交情。
远业:远方的事业。
天民:天下的百姓。

翻译

世间纷扰如尘埃,浅薄风俗争斗不休。
手足之间少有人像鲁卫般忠诚,肝胆相照多似越秦的离别。
只有您先君子,尊敬我的先辈如同父亲。
我能跟随您的教诲,道义如同同胞兄弟一般平等。
我们上下四方相互依靠,如同牙齿和嘴唇一样紧密。
闲暇时谈论疾病,饮食用药都亲自操劳。
您的行为遵循古道,难以言表,只能写在书卷上。
如今与您的子嗣交往,他们的爱心超越常伦。
他们并非平淡无味,而是如对千里莼羹的热爱。
子孙后代皆优秀出众,实属珍贵。
家中藏书无数,膝下子孙勤学不倦。
功名只是尘土,学术追求深沉淳厚。
深入细节,身体力行,坚定信念。
广大的影响力源自于细微之处,直抵天地边际。
积累的书籍非易事,但无法欺骗苍穹。
如同冬天的闭塞,春天必会带来生机。
因此明白,栽种者需精心培育,根基在于前人的努力。
世事如风絮散尽,唯有美德长存。
深厚的友情无需虚言,回忆往事令人感慨。
我已接近古稀之年,不再参与时局竞争。
视力衰退只看内心,对外界变迁无知晓。
耳朵失聪,远离喧闹,静享清静。
居于溪边小园,甘愿闭门清贫。
菜园小径野草丛生,月夜清风拂面。
带着孩子们散步,时而抬头望天。
余生尚能延续,有幸邻里仁慈。
并非没有广泛的朋友,只是得以静心养神。
事业虽远去,我仍能做天下的百姓。

鉴赏

这首宋诗《用前人示诸儿韵》是陈著所作,表达了诗人对世事纷扰的感慨,以及对传统道德的坚守和对后代子孙的教诲。诗中提到“独君先君子,父事吾先人”,体现了对家族传统的尊重和传承,以及对儿子的期望,希望他们能秉持古道,追求学问的深度和淳朴。诗人强调了读书积累的重要性,认为只有深入研习,才能达到广大的境界,同时告诫子孙要珍惜学问,如同嗜好千里莼羹般珍贵。

诗中还表达了诗人对晚年生活的满足,虽然眼昏耳聋,但仍能在田园生活中找到宁静,教导孩子们在简朴中感受生活的真谛。诗人感叹自己虽年事已高,但仍感激身边有仁德之人,虽未能参与时代的主流,却能享受与家人共度的时光。最后,诗人以“远业归后主,我得为天民”表达出对国家和社会的归属感,以及对个人品德修养的坚持。

总的来说,这首诗情感深沉,寓教于乐,展现了陈著作为儒家学者的人格魅力和教育智慧。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