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发陈公径过摩舍那滩石峰下十首(其三)
宋 · 杨万里
昨宵望石峰,相去无一尺。
今日行终朝,祇绕石峰侧。
石峰何曾远,江路自不直。
仰瞻碧孱颜,清峻如立壁。
反覆得细看,何必更登陟。
今日行终朝,祇绕石峰侧。
石峰何曾远,江路自不直。
仰瞻碧孱颜,清峻如立壁。
反覆得细看,何必更登陟。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细腻观察和深情体验。诗中"昨宵望石峰,相去无一尺"两句,通过对比昨天与今天的距离,强调了诗人与石峰之间亲密而又微妙的关系。"今日行终朝,祇绕石峰侧"则表达了诗人在这一日光中围绕着石峰流连忘返的情感。
接下来的"石峰何曾远,江路自不直"两句,通过对比石峰与江路的关系,揭示了自然景观并非一成不变,而是随着时间和角度的变化而呈现出不同的面貌。"仰瞻碧孱颜,清峻如立壁"则是诗人对石峰外观的一种描绘,通过"碧孱"二字传达了石峰清秀、挺拔之美。
最后的"反覆得细看,何必更登陟"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景物的深刻领悟和内心世界的丰富。诗人认为,对于如此壮丽的自然景观,不需要急于求成,更不必攀登险峰,而是应该静下心来细细品味,这样就能获得更为深远的感悟。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石峰的观察,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之美的敏锐洞察力和审美情趣,以及他内心世界的丰富与宁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