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园用端中韵
松阴渐可张翠葆,桃蹊久已蒸红霞。
早来雨过著芒屩,曲沼镜平清见沙。
道人从我似支遁,公子立名非务华。
剧谈坐致千岁日,默诵初无一字差。
主人负重守且将,一手撚箭腰黄蛇。
因来小集休沐地,何时共听归来笳。
饥肠欲饵桄榔粉,香身要采毗陵茄。
凉风翛翛引佳月,归兴忽起从栖鸦。
谁怜老我夜不寐,儿曹见祝无多茶。
拼音版原文
注释
韩太尉:指韩愈。淮阴:地名。
开花:植物结果。
松阴:松树下的阴凉。
翠葆:翠绿的树叶。
桃蹊:桃花小径。
芒屩:草鞋。
曲沼:弯曲的池塘。
清见沙:清澈见底。
支遁:东晋隐士。
务华:追求华丽。
剧谈:热烈交谈。
千岁日:漫长的时光。
一字差:一字之误。
腰黄蛇:形容腰间的弓箭。
休沐地:休假的地方。
归来笳:归来的号角声。
桄榔粉:桄榔树的淀粉。
毗陵茄:一种植物。
凉风翛翛:清凉的风。
佳月:美好的月亮。
栖鸦:栖息的乌鸦。
老我:指诗人自己。
儿曹:孩子们。
无多茶:没有多少茶。
翻译
在韩太尉淮阴的家中,十年种植的树木如今已经开花。松树下的阴影渐渐浓郁,像张开的翠绿伞盖,桃花小径上红霞蒸腾已久。
清晨雨后,我穿着草鞋漫步,弯曲的池塘如镜,清澈见底。
道人跟随我仿佛是支遁,公子的名声并非追求华丽。
热烈的交谈中度过了无数岁月,默读诗文从未有过一字之误。
主人肩负重任,坚守岗位,腰间挂着黄蛇形状的弓箭。
来这里短暂聚会,这是休假之地,何时能一起聆听归来的号角声。
饥饿时想尝一尝桄榔粉充饥,香气扑鼻的毗陵茄也想采摘。
凉风吹过,引来了美好的月亮,回家的念头忽然升起,伴随着栖息的乌鸦。
谁会怜悯我这个深夜难以入眠的人,孩子们也只是祝我多喝点茶罢了。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官员在其淮阴家中的生活情景。开头两句“有韩太尉淮阴家,十年种木今开花”表明了主人公对自己家园的经营与期待,有一种时光流转、物是人非的感慨。
接着,“松阴渐可张翠葆,桃蹊久已蒸红霞”形象地描述了庭院中的松树和桃花,松树的阴凉可以支撑起翠绿的竹帘,而桃花则已经在细微的露水中绽放出了红色的光彩。这两句通过对比,展示了自然景物与人工布置之间的和谐共生。
“早来雨过著芒屩,曲沼镜平清见沙”描写了一场细雨过后,小溪中的水面平静如镜,可以清晰地看到河沙。这两句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细腻观察和深刻体验。
“道人从我似支遁,公子立名非务华”中,“道人”指的是修行者或隐士,而“公子”则是指有才华、有抱负的人物。诗句表达了两种不同的人生态度,一种是超然物外,一种是功名利禄。
接下来的“剧谈坐致千岁日,默诵初无一字差”可能是在描述某种学术或文化的交流活动,或者是对古籍经典的研习,每一个字都被默记在心,不容置疑。
“主人负重守且将,一手撚箭腰黄蛇”则描绘了主人公的一副形象,或许是在强调其威严和力量。
“因来小集休沐地,何时共听归来笳”表达了诗人希望与友人在这个美好环境中共同享受自然之声的愿望。这里的小集可能是指一处幽静的聚会之所,而“归来笳”则是期待着朋友们带来的乐音。
“饥肠欲饵桄榔粉,香身要采毗陵茄”中,“饥肠欲饵桄榔粉”可能是借用夸张的手法表达对美食的向往,而“香身要采毗陵茄”则是在描绘主人公对于生活中的小确幸和自然恩赐的珍视。
最后,“凉风翛翛引佳月,归兴忽起从栖鸦。谁怜老我夜不寐,儿曹见祝无多茶。”这两句诗是对夜晚情景的描写,其中“凉风翛翛”、“佳月”营造出一种清凉、宁静的氛围,而“归兴忽起从栖鸦”则可能是在表达一种归隐田园的愿望。末尾两句则是一种感慨,诗人对自己的晚年无多的担忧,以及对子孙的祝福。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主人公生活细节的描绘,展现了诗人的情感世界和对生活的深刻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