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家呈伯氏
四时驱迫少须臾,两鬓飘零成老丑。
永怀往在江南日,原上急难风雨后。
私田苦薄王税多,诸弟号寒诸妹瘦。
扶将白发渡江来,吾二人如左右手。
苟从禄仕我邅回,且慰家贫兄孝友。
强趋手板汝阳城,更责愆期被诃诟。
法官毒螫草自摇,丞相霜威人避走。
贱贫孤远盖如此,此事端于我何有。
一囊粟麦七十钱,五人兄弟二十口。
官如元亮且折腰,心似次山羞曲肘。
北窗书册久不开,筐箧黄尘生锁钮。
何当略得共讨论,况乃雍容把杯酒。
意气敷腴贵壮年,不早计之且衰朽。
安得短船万里随江风,养鱼去作陶朱公。
斑衣奉亲伯与侬,四方上下相依从。
用舍由人不由己,乃是伏辕驹犊耳。
拼音版原文
注释
樱桃:春天的水果,此处象征美好时光。红豆:象征思念或爱情,此处比喻果实。
四时:四季。
飘零:形容头发斑白、零落。
江南:指诗人故乡。
私田:自家耕种的土地。
贱贫:地位低微,贫穷。
元亮:陶渊明的字,以隐居著称。
次山:韦应物的字,以清高自守著称。
伏辕:驾车的马,比喻受人控制。
翻译
过去的樱桃才刚刚开花,回来时结出的果实像红豆般红艳。四季匆匆,转眼间已老去,两鬓斑白,容貌憔悴。
怀念往昔在江南的日子,那时经历风雨后的田野。
自家田地收成微薄,税收繁重,弟妹们衣食无着。
带着满头白发渡过江来,你我如同左右手不可分离。
如果为了俸禄而奔波,我宁愿回家,抚慰贫困中的亲情和友爱。
勉强应召到汝阳任职,却因延误日期遭受责骂。
法官如毒蝎,人人避之;丞相威严,人们纷纷躲避。
贫穷孤独的生活如此,这都是我自己的选择。
家中一袋粟麦仅值七十钱,五个兄弟二十口要养活。
官职虽小,我仍愿尽职,但内心羞愧,不愿屈膝。
书房长久未开,书籍积尘,箱笼生锈。
何时能共你畅谈,悠闲对饮,那是多么惬意。
壮年时意气风发,若不早做打算,只会衰老。
如何能驾一叶扁舟,随江风漂泊,像陶朱公那样富足。
穿着斑衣侍奉双亲,兄弟姐妹相互扶持。
人生的去留由他人决定,我只是一只听命的马驹。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庭坚的《还家呈伯氏》,通过对过去江南生活的回忆和家庭贫困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家乡、亲情的深深怀念以及仕途坎坷的感慨。首句“去日樱桃初破花”以樱桃开花象征美好的时光,而“归来著子如红豆”则暗示了岁月流转,人事已非。接下来,诗人感叹时光易逝,自己年华老去,家中亲人因生活艰辛而憔悴。
诗中提到“永怀往在江南日”,表达了对往昔平静生活的怀念,那时虽然“私田苦薄王税多”,但家人团聚,亲情深厚。诗人提到自己为了生计,不得不离开家乡,“强趋手板汝阳城”,承受官场的苛责和压力。他自比为陶朱公,希望能过上归隐的生活,陪伴家人,享受天伦之乐。
诗人感慨自己“官如元亮且折腰”,暗指自己虽有志向却难以实现,同时表达出对陶渊明式生活的向往。他对书籍的疏离和生活的困顿也有所揭示,“北窗书册久不开,筐箧黄尘生锁钮”。最后,诗人希望与家人共度闲暇时光,共享杯酒,感叹壮年不再,期待早日实现归隐的愿望。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质朴,通过个人经历展现了诗人对家庭、亲情的珍视以及对官场生活的厌倦,体现了其深沉的人生感慨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