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登重玄寺阁赏析

登重玄寺阁

唐 · 韦应物
时暇陟云构,晨霁澄景光。
始见吴都大,十里郁苍苍。
山川表明丽,湖海吞大荒。
合沓臻水陆,骈阗会四方。
俗繁节又暄,雨顺物亦康。
禽鱼各翔泳,草木遍芬芳。
于兹省氓俗,一用劝农桑。
诚知虎符忝,但恨归路长。

拼音版原文

shíxiázhìyúngòuchénchéngjǐngguāng
shǐjiàndōushícāngcāng

shānchuānbiǎomínghǎitūnhuāng
zhēnshuǐpiántiánhuìfāng

fánjiéyòuxuānshùnkāng
qínxiángyǒngcǎobiànfēnfāng

shěngmángyòngquànnóngsāng
chéngzhītiǎndànhènguīcháng

注释

时暇:闲暇的时间。
陟:登高。
云构:高大的建筑。
晨霁:清晨的晴朗。
澄景光:澄清的日光。
吴都:指吴国的都城。
大:广大, 范围广大。
郁:茂盛。
苍苍:形容草木深绿的样子。
明丽:明亮美丽。
大荒:广阔无垠的地方。
合沓:众多, 纷繁。
臻:到达。
骈阗:聚集, 拥挤。
节:节气。
暄:温暖。
物亦康:万物也安康。
禽鱼:鸟类和鱼类。
翔泳:飞翔和游动。
草木:花草树木。
遍:遍布。
芬芳:香气。
氓俗:民间风俗。
一用:以此。
劝农桑:鼓励农事和蚕桑。
诚知:深知。
虎符:古代调兵遣将的信物,这里指代官职。
忝:惭愧, 不胜其任。
恨:遗憾。
归路长:回家的路遥远。

翻译

闲暇时登上高大的建筑,清晨的晴朗澄清了日光。
开始看见吴国的都城,十里范围内绿意盎然,苍翠葱郁。
山川明丽,湖海广阔无垠,汇聚了水陆各方。
人潮涌动,四面八方的商旅汇集在这里。
民俗繁华,节气温暖,雨水充足,万物也安康。
飞鸟游鱼自由翱翔嬉戏,花草树木散发着芬芳。
在这里了解民风民俗,以此来鼓励农桑之事。
深知担任虎符官职是惭愧的,只可惜归家的路太过漫长。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山水风光图,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登高远望时的心境与感受。

"时暇陟云构,晨霁澄景光。" 这两句表明在闲暇的时候攀登上一座云雾缭绕的高阁,在清晨的阳光中看到了明亮的景色。这不仅描绘了自然美景,也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澄澈。

"始见吴都大,十里郁苍苍。" 这两句写的是诗人首次看到江南吴地的辽阔景象,那种郁郁葱葱的绿色延绵十里,显示了对自然之美的赞叹和震撼。

"山川表明丽,湖海吞大荒。" 这两句则进一步描绘了山川、湖海之间的壮观与辽阔,其中“吞大荒”四字,生动地表现出自然景物之广博无垠。

"合沓臻水陆,骈阗会四方。" 这两句描写的是水流汇聚、道路交织的情景,展现了一个交通便利、人文鼎盛的地区特点。

"俗繁节又暄,雨顺物亦康。" 这两句表达了在安详和谐的社会环境中,人们过着富足而祥和的生活,以及适时的细雨滋润万物,使得一切生灵都能得到滋养。

"禽鱼各翔泳,草木遍芬芳。" 这两句则是对自然界生物繁衍、植物茂盛的一种赞美之词,生动地展现了大自然的勃勃生机与生态平衡。

"于兹省氓俗,一用劝农桑。" 这两句诗人通过观察当地风俗,提出了鼓励农业生产尤其是农耕和养蚕业的建议,体现了诗人的关怀民生之心。

"诚知虎符忝,但恨归路长。" 最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手中持有的重要信物——虎符的珍视与自豪,同时也流露出对远离家乡、归途遥远的遗憾。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切的人文关怀,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美与社会安宁的热爱,以及他作为一名旅行者对于归途的无限留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