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沙河至采石二首(其一)赏析

沙河至采石二首(其一)

明 · 杨基
河曲帆频转,波高梦屡惊。
学人狐拜月,照骨鬼吹灯。
断甓沉沙嘴,残碑露石棱。
不知何县邑,芳草没荒塍。

鉴赏

这首明代杨基的《沙河至采石二首(其一)》描绘了诗人沿河而行时的所见所感。首句“河曲帆频转”展现了沙河曲折的河道上船只频繁地调整方向,暗示了旅途的艰辛与波涛汹涌。次句“波高梦屡惊”进一步渲染了航行的险恶,连梦境中都充满了惊悸。

“学人狐拜月”运用了奇特的意象,将船夫比作夜行中的学人,对着明亮的月光如同狐狸般虔诚地祈求平安,形象生动。接下来,“照骨鬼吹灯”则借鬼火之光,营造出一种阴森又神秘的氛围,增添了旅途的不安。

“断甓沉沙嘴,残碑露石棱”两句描绘了岸边的景象,破碎的砖瓦和露出石质边角的残碑,暗示着历史的沧桑和时间的无情流逝。最后一句“不知何县邑,芳草没荒塍”以景结情,表达了诗人对未知目的地的迷茫以及对荒凉田野中茂盛野草的感慨,流露出淡淡的哀愁和对人迹罕至之地的遥想。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富有象征性的意象,展现了沙河之旅的艰辛与神秘,同时也寓含了诗人对人生旅途的深沉思考。

词语解释

残碑的意思:残缺的碑石。 宋 王安石 《破冢》诗:“埋没残碑草自春,旋风时出地中尘。” 明 王偁 《黄陵庙》诗:“剥尽残碑无可问,春山唯有鷓鴣啼。”...

吹灯的意思:◎ 吹灯 chuīdēng(1) [blow out a lamp]∶把灯火吹灭(2) [die] 〈方〉∶指人死去年一场病,差点儿吹灯(3) [defeat] 〈方〉∶事情失败(含戏谑意)...

芳草的意思:(1).香草。 汉 班固 《西都赋》:“竹林果园,芳草甘木。郊野之富,号为近 蜀 。” 后蜀 毛熙震 《浣溪沙》词:“花榭香红烟景迷,满庭芳草緑萋萋。” 明 沉鲸 《双珠记·家门始终》:“万古千愁人自老,春来依旧生芳草。”(2).比喻忠贞或贤德之人。《楚辞·离骚》:“何昔日之芳草兮,今直为此萧艾也。” 王逸 注:“以言往日明智之士,今皆佯愚,狂惑不顾。” 宋 刘攽 《泰州玩芳亭记》:“《楚辞》曰:‘惜吾不及古之人兮,吾谁与玩此芳草?’自诗人比兴,皆以芳草嘉卉为君子美德。”...

鬼吹的意思:迷信者称地面所发出的阴湿之气。 南朝 梁 陶弘景 《真诰·协昌期二》:“人卧牀当令高,高则地气不及,鬼吹不干。”...

河曲的意思:◎ 河曲 héqǔ[bend (of a river)] 河流迂曲的地方...

沙嘴的意思:◎ 沙嘴 shāzuǐ[barrier spit;sand spit] 从陆地突入水中的前端尖的沙滩...

石棱的意思:石头的棱角。也指多棱的山石。 唐 杜甫 《西阁雨望》诗:“径添沙面出,湍减石稜生。” 唐 于鹄 《过凌霄洞天谒张先生祠》诗:“面壁攀石稜,养力方敢前。” 前蜀 韦庄 《渔塘》诗:“ 洛水 分餘脉,穿巖出石稜。”《太平广记》卷二四一引 五代 王仁裕 《王氏见闻记·王承休》:“缓轡踰双剑,行行躡石稜。”...

县邑的意思:县城。《韩非子·说林下》:“ 晋 中行文子 出亡,过於县邑。”《史记·萧相国世家》:“ 何 守 关中 ,侍太子,治 櫟阳 。为法令约束,立宗庙社稷宫室县邑,輒奏上,可,许以从事。”《后汉书·伏湛传》:“今所过县邑,尤为困乏。”...

学人的意思:(1).求学的人。《左传·昭公九年》:“辰在子卯,谓之疾日。君彻宴乐,学人舍业,为疾故也。”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艺八·神韵》:“‘神韵’二字,予向论诗,首向学人拈出。”(2).学者,在学术上有一定成就或造诣的人。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四:“ 陆陆堂 、 诸襄七 、 汪韩门 三太史,经学渊深,而诗多涩闷,所谓学人之诗,读之令人不懽。” 朱自清 《评郭绍虞<中国文学批评史>上册》:“目录学上虽划分了独立的一类,而在一般学人心目中,这个还是小道,算不得学问的。” 费孝通 《信得过的人》:“ 吴晗...

照骨的意思:照见骨骼。《西京杂记》载 汉高祖 以宝环赐 戚夫人 ,光照指骨。后因以“照骨”为典。 唐 薛道衡 《豫章行》:“照骨金环谁用许,见胆明镜自生尘。” 唐 刘禹锡 《马嵬行》:“指环照骨明,首饰敌连城。”...

鬼吹灯的意思:犹言鬼把戏。 柳杞 《好年胜景》四:“ 计灯明 这小子他到哪里去啦!他又玩什么鬼吹灯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