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赋月华临静夜赏析

赋月华临静夜

唐 · 姚合
长空埃?灭,皎皎月华临。
色正秋将半,光鲜夜自深。
九霄晴更彻,四野气难侵。
静照遥山出,孤明列宿沈。
高人应不寐,惊鹊复何心。
漏尽东方晓,佳期何处寻。

拼音版原文

chángkōngāiàimièjiǎojiǎoyuèhuálín
zhèngqiūjiāngbànguāngxiānshēn

jiǔxiāoqínggèngchènánqīn
jìngzhàoyáoshānchūmíngliè宿chén

gāorényìngmèijīngquèxīn
lòujìndōngfāngxiǎojiāchùxún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夜月色辉映的画面,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留恋和内心的宁静。诗中“长空埃?灭,皎皎月华临”两句,以“长空”象征广阔无垠的夜空,“埃?灭”则暗示了夜色渐浓,而“皎皎月华临”则是月亮如织,照耀在夜幕之中,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

接下来的“色正秋将半,光鲜夜自深”进一步强化了这种感觉,“色正”指的是秋意渐浓,而“光鲜夜自深”则是月色愈发明亮,夜晚也变得更加深邃。紧接着的“九霄晴更彻,四野气难侵”表达了天空的清澈和大地的宁静,“九霄”比喻高远的云端,“晴更彻”则是云层中透出的月光愈发明净,而“四野气难侵”则形容了一种难以入侵的纯洁与安宁。

诗人通过“静照遥山出,孤明列宿沈”两句,将这种宁静和美好延伸到远处的山峦以及深邃的星辰之中。月光如水般流淌至远处的山峦,而那些孤零零的星辉则沉浸在无垠的夜空之中。

“高人应不寐,惊鹊复何心”一句,则是诗人对那位贤者的提醒和自我安慰,或许是在暗示自己应该珍惜这份宁静,不被世俗琐事所扰。最后,“漏尽东方晓,佳期何处寻”则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对美好时光的追寻。诗人在月色中沉醉,却也意识到夜已深,黎明即将来临,那种难得的宁静与美好又该在哪里寻找呢?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展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和他对生活的独特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