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题弇山园赏析

题弇山园

明 · 王世贞
惟古弇州西,国以君子称。
其人皆胡耆,少者亦篯铿。
中有五色鸟,仰吭向天鸣。
金母饯周满,琬琰镌令名。
海上吐三山,俨若芙蓉城。
云根秀特出,风岩类削成。
游者诧天工,焉知人所营。
转徙一亩宫,其宽不容肱。
徇情岂不怡,余适乃忘情。
长生岂不佳,余学在无生。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明代文人王世贞对弇山园的赞美与思考。诗中运用丰富的意象和象征手法,展现了园中景致的壮丽与深邃,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于人生、自然与艺术的深刻感悟。

首句“惟古弇州西,国以君子称”点明地点,暗示了弇山园所在之地的历史文化价值,以“君子”之誉赞颂此地,奠定了一种高雅的文化基调。接着,“其人皆胡耆,少者亦篯铿”通过描述园中人物的品质,进一步强化了这种高洁的氛围。

“中有五色鸟,仰吭向天鸣”一句,以五色鸟的鸣叫象征着生命的活力与美好,引出下文对自然与艺术的赞美。“金母饯周满,琬琰镌令名”则通过神话般的场景,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永恒追求与纪念。

“海上吐三山,俨若芙蓉城”将弇山园比作海上的仙山,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云根秀特出,风岩类削成”描绘了园中独特的自然景观,展现出作者对自然美的细腻观察与欣赏。

“游者诧天工,焉知人所营”表达了对园中人工与自然和谐共存的赞叹,同时也引发对创造与存在的深层思考。“转徙一亩宫,其宽不容肱”通过缩小空间的比喻,强调了精神世界的广阔与自由。

最后,“徇情岂不怡,余适乃忘情”表达了对情感与艺术追求的肯定,同时“长生岂不佳,余学在无生”则体现了对生命意义的哲学思考,暗示了超越物质与形式的更高层次的精神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描绘了弇山园的美景,更蕴含了作者对于人生、自然、艺术以及生命本质的深刻思考,展现了明代文人的审美情趣与哲学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