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赋一律
宋 · 宗泽
罢兵洵上策,试问可诚然。
竟弃三军力,空抛半壁天。
上林无旅雁,绝域有啼鹃。
羞见龙泉剑,飞光牛斗前。
竟弃三军力,空抛半壁天。
上林无旅雁,绝域有啼鹃。
羞见龙泉剑,飞光牛斗前。
拼音版原文
注释
罢兵:停止战争。洵:确实。
诚然:真实,确实如此。
竟弃:竟然放弃。
三军:整个军队。
半壁天:半个国家的土地。
上林:皇宫。
旅雁:远行的大雁。
绝域:边疆地区。
啼鹃:悲鸣的杜鹃鸟。
龙泉剑:著名的宝剑,象征国家的武力。
飞光:光芒闪耀。
牛斗前:牛斗星座,古人常以此比喻重要的位置或显赫的地位。
翻译
停止战争确实是上等策略,真的可以这样吗?竟然放弃整个军队的力量,白白失去半个国家的土地。
皇宫里没有了远行的大雁,边疆地区只有悲鸣的杜鹃鸟。
羞于见到那柄龙泉宝剑,它光芒闪耀在牛斗星之前。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宗泽所作的《又赋一律》,主要表达了对战争结束的渴望以及对于国家领土丧失的深深忧虑。首句"罢兵洵上策"直接表明了诗人认为停止战争是最明智的选择,但接着"试问可诚然"则流露出对这种和平能否真正实现的怀疑。
"竟弃三军力,空抛半壁天"两句揭示了战争带来的后果,不仅耗费了军队的实力,还让大片国土沦陷,令人痛心。"上林无旅雁,绝域有啼鹃"通过描绘上林苑中没有了迁徙的大雁和边疆传来的哀鸣杜鹃声,寓言了国破家亡的凄凉景象。
最后两句"羞见龙泉剑,飞光牛斗前"以龙泉剑象征国家的武力,表达出诗人面对如此境况,连宝剑都感到羞愧,不愿再看到它在战场上发光,而是希望它能远离战乱,留在安宁的牛斗星宿之间。
整体来看,这是一首充满忧患意识和深沉悲愤的诗歌,反映了宗泽对于和平与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