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籀书周大士十首(其十)
明 · 释古义
白云横谷口,暮鸟不知还。
树影侵阶绿,苔钱点石斑。
扶筇过竹院,倦眼厌尘寰。
莫负片鳞月,何时更入山。
树影侵阶绿,苔钱点石斑。
扶筇过竹院,倦眼厌尘寰。
莫负片鳞月,何时更入山。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幽深的山林景象。首句“白云横谷口”,以白云横贯山谷,营造出一种空灵、悠远的氛围。接着,“暮鸟不知还”一句,通过暮归之鸟的迷茫,进一步渲染了山林的静谧与深远。
“树影侵阶绿,苔钱点石斑”两句,细腻地描绘了山间植被的生机与自然之美。树影斑驳地投射在石阶上,绿意盎然;而苔藓点缀在岩石上,形成斑驳的图案,增添了自然界的生动与色彩。
“扶筇过竹院,倦眼厌尘寰”则表达了诗人对山林生活的向往与对世俗尘嚣的厌倦。手持竹杖,穿过竹林小院,诗人的心境似乎得到了净化,对尘世的疲惫与厌烦也油然而生。
最后,“莫负片鳞月,何时更入山”两句,寄寓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珍惜与渴望再次回归山林的情感。月光下的山林,如同一幅美丽的画卷,让人难以忘怀。诗人期待着未来能再次踏入这片令人心旷神怡的山林之中。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山林景色的细腻描绘,以及诗人情感的真挚流露,展现了对自然美的追求与对尘世生活的反思,充满了诗意与哲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