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十绝答石塘二林(其九)
宋 · 刘克庄
有香影处即追攀,岂必西湖水月间。
若问何人传此诀,后村翁授小孤山。
若问何人传此诀,后村翁授小孤山。
注释
有香影:指有香气和倒影的优美环境。追攀:追寻欣赏。
岂必:不一定。
西湖:杭州著名的湖泊。
水月间:形容湖光月色。
何人:什么人。
传此诀:传授这个秘诀。
后村翁:后村老翁,可能是一位文人或隐士。
小孤山:地名,在江西九江附近,与西湖不同,此处可能象征隐居之地。
翻译
在有香气和倒影的地方就去追寻欣赏,不一定非得在西湖那如水的月色中。如果有人问这是谁传授的秘诀,答案是后村老翁在小孤山时传授给我的。
鉴赏
这是一首描写梅花的诗歌,通过对梅花的细腻刻画和意象的巧妙运用,表达了诗人独特的情感体验与审美追求。
“有香影处即追攀”,这里的“香影”指的是梅花的清香与倩影,诗人被其吸引,随之追寻。这个画面生动传神,展现了诗人对梅花深厚的情感,以及他对自然美景无需刻意追求,只要有所触即能感受到的敏锐情怀。
“岂必西湖水月间”,这句话表达了一种超越具体地点的精神境界。西湖是宋代文人墨客聚集之地,也是一个充满诗意的地方。但诗人提出,即便不是在那样的美丽环境中,梅花的香影也同样令人难以忘怀。这不仅强调了梅花的魅力,也反映出诗人内心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
“若问何人传此诀”,这里的“此诀”指的是欣赏梅花、领悟其精神的秘诀或方法。诗人通过这个问题,引出了接下来的句子,既增加了语言的艺术性,也为后文设置了悬念。
“后村翁授小孤山”,“后村翁”是对诗中人物的称呼,这里很可能指的是诗人的朋友或知己。他们在小孤山这样的幽静之地,传授欣赏梅花的心得。这不仅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也表达了诗人与他人共同享受自然美景、交流心灵体验的情趣。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梅花的细致描写和情感的深入挖掘,展现了诗人独到的艺术才华和丰富的情感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