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送巴州杨使君赏析

送巴州杨使君

唐 · 韩翃
白云县北千山口,青岁欲开残雪后。
前驱锦带鱼皮鞮,侧佩金璋虎头绶。
南郑侯家醉落晖,东关陌上著鞭归。
愁看野马随官骑,笑取秦人带客旗。
使者下车忧疾苦,豪吏销声出公府。
万里歌钟相庆时,巴童声节渝儿舞。

拼音版原文

báiyúnxiànběiqiānshānkǒuqīngsuìkāicánxuěhòu
qiánjǐndài

pèijīnzhāngtóushòu
nánzhènghóujiāzuìluòhuīdōngguānshàngzhùbiānguī

chóukànsuíguānxiàoqínréndài
使shǐzhěxiàchēyōu

háoxiāoshēngchūgōng
wànzhōngxiāngqìngshítóngshēngjiéér

注释

白云县:地名。
千山口:山口处有许多山峰。
青岁:春天。
残雪:冬末残留的雪。
锦带:华丽的丝带。
鱼皮鞮:用鱼皮制作的鞋。
金璋:金质的玉璧。
虎头绶:装饰有虎头图案的绶带。
南郑侯家:贵族或官员的府邸。
东关陌上:东边的郊外道路。
野马:形容官家马队众多。
官骑:官府的马队。
使者:朝廷派来的使者。
疾苦:百姓的困苦。
豪吏:有权势的官吏。
公府:官署。
歌钟:音乐和钟声,象征庆祝。
巴童:巴地的儿童。
渝儿舞:一种地方舞蹈。

翻译

在白云县的北方,靠近千山口,春天来临,残雪刚刚消融。
队伍前列的人身着华丽的锦带和鱼皮制成的鞋子,腰间挂着镶有虎头图案的金色绶带。
南郑侯家的主人在夕阳下醉酒,从东关大道上策马而归。
看着田野上的野马跟随官家马队,他苦笑,取下秦地迎接客人的旗帜。
使者下车后,关心百姓疾苦,豪强官员不敢出声,只在公府中默默行事。
在这庆祝的时刻,万里之外歌声悠扬,巴地的孩童唱着歌,跳着渝儿舞。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官员赴任的场景,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人物行动的细腻描写,展现了古人对离别情怀的深沉感慨。

"白云县北千山口,青岁欲开残雪后。" 这两句设定了时间和地点,是春天即将到来的时节,在白云县北千山口,这里还剩余着冬日的残雪。

接下来的 "前驱锦带鱼皮鞮,侧佩金璋虎头绶。" 描写官员出行前的准备,锦带、鱼皮鞮、金璋和虎头绶都是古代官员出行时的装饰或者是身份的象征。

"南郑侯家醉落晖,东关陌上著鞭归。"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官员离别前夜晚宴饮乐之情景,以及第二天早晨从东关启程的情形。

"愁看野马随官骑,笑取秦人带客旗。" 这里则是对官员一行人马及其随从的描写,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离别之事的感慨和对远方来客的欢迎。

"使者下车忧疾苦,豪吏销声出公府。" 这两句可能暗示着某种政治上的不顺利或者是官员本人的健康问题,以及官府中权力的运作。

最后 "万里歌钟相庆时,巴童声节渝儿舞。" 则转向了对远方来客的欢迎和庆祝之情,通过歌钟的声音以及当地儿童的舞蹈,表达了一种喜悦的氛围。

这首诗通过对官员离别场景的细腻描写,不仅展现了古代官员出行时的壮观场面,也流露出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