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谒台归逢大雨旋霁赏析

谒台归逢大雨旋霁

明 · 孙传庭
入山何晴佳,归来雨满道。
其初始霢霂,倏焉势倾倒。
万壑怒雷奔,弥川涨霪潦。
我马不能前,仆夫不自保。
余谓天胡然,应是山灵恼。
谓子与我期,已在十年早。
十年始一来,归去何草草。
云烟粗领略,深幽未全讨。
倏尔遽言旋,使我意如捣。
余乃祝山灵,毋因逋客懆。
有约愿重游,胜迹容再考。
向平婚嫁毕,尚图此中老。
应言遂清霁,当空日杲杲。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孙传庭在探访山林后,返回途中遭遇大雨,随后雨过天晴的自然景象。诗中运用生动的比喻和拟人手法,将自然界的风雨变化描绘得栩栩如生。

首句“入山何晴佳,归来雨满道”描绘了诗人进入山林时天气晴朗,而归途却遇上了满路的雨水,形成鲜明对比,预示着接下来的风雨变化。接着,“其初始霢霂,倏焉势倾倒”描述了开始时细雨绵绵,转瞬之间雨势变得猛烈,形象地展现了风雨的突然转变。

“万壑怒雷奔,弥川涨霪潦”进一步描绘了暴雨倾盆,山谷间雷声轰鸣,江河湖泊水位上涨的壮观景象。诗人通过“我马不能前,仆夫不自保”表达了在如此恶劣天气下,连马匹和随行人员都无法安全前行的情景,突显了风雨之大。

“余谓天胡然,应是山灵恼”一句,诗人以拟人的手法,将自然界的风雨变化归咎于山神的愤怒,增加了诗歌的神秘色彩。接下来,“谓子与我期,已在十年早。十年始一来,归去何草草”表达了诗人对未能充分欣赏山林美景的遗憾,以及对与山神约定的反思,体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微妙关系。

“云烟粗领略,深幽未全讨”表明诗人虽然已经初步领略了山林的云雾缭绕之美,但更深层次的幽静之处还未完全探索,流露出对未知世界的向往。紧接着,“倏尔遽言旋,使我意如捣”描述了诗人突然决定返回,内心感到十分失落和不安。

最后,“余乃祝山灵,毋因逋客懁。有约愿重游,胜迹容再考”表达了诗人对山神的祈求,希望未来能再次游览此地,深入探索山林的奥秘。同时,诗人也暗示自己希望能像向平一样,在完成婚嫁大事后,选择在此地终老,体现了对自然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整首诗不仅描绘了自然界的风雨变化,还蕴含了诗人对人生、自然和未来的深刻思考,展现了明代文人对自然美的追求和对生活哲理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