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麻姑山庙
唐 · 李翔
险翠峨霄压上游,大仙曾向此幽求。
云埋三级坛空在,月照千寻水自流。
偃盖鹤还清露滴,古池龙睡碧莲秋。
桑田未必翻为海,香火何人解继修。
云埋三级坛空在,月照千寻水自流。
偃盖鹤还清露滴,古池龙睡碧莲秋。
桑田未必翻为海,香火何人解继修。
翻译
险峻的翠绿山峰高耸入云,大仙曾在此地寻求幽深的奥秘。三级的坛台被云雾遮掩,空留遗迹;月光洒下,照亮千丈流水静静流淌。
苍老的树木如伞盖,白鹤归巢,清露滴滴;古老的池塘中,龙似已入睡,秋莲盛开。
沧海桑田的变化并非必然,谁又能继续修缮这香火之地呢?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处仙境般的自然景观,通过对山水云月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美景的赞赏之情和超凡脱俗的追求。
"险翠峨霄压上游"一句,以险峻的翠绿峰峦为背景,将读者带入一个高远的境界。"大仙曾向此幽求"则点出了这处山水之美,连大仙都曾来此寻幽探秘。
接下来的"云埋三级坛空在"和"月照千寻水自流"两句,更是通过云的飘渺和月光下的清澈溪流,增添了一份神秘和宁静的气氛。这里的“三级坛”可能指的是某种古老的建筑或祭祀之地,而今已空寂,只有云烟缭绕。
"偃盖鹤还清露滴"一句, 鹤在高远的山巅归来,与清晨的露珠交织,传递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而"古池龙睡碧莲秋"则以沉睡的龙和静谧的荷花池塘,描绘了一幅秋天宁静的画面。
最后两句"桑田未必翻为海,香火何人解继修",通过对历史变迁和信仰延续的反思,表达了诗人对于时间流逝和传统信仰的思考。这里的“桑田”和“翻为海”隐喻着历史的无常,而“香火”则象征着信仰和传统的灯塔。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之美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超凡脱俗、永恒不朽的向往,以及对历史变迁与文化传承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