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寄旷伯逵二首(其二)赏析

寄旷伯逵二首(其二)

明 · 刘崧
乱馀城郭怕经过,到处閒门长薜萝。
用世空悲闻道浅,入山偏喜识僧多。
醉归花径云生屐,樵罢松岩雪满蓑。
石上幽期春又暮,何时载酒听高歌。

注释

城郭:城市和村落。
怕:害怕。
空悲:徒然悲伤。
闻道:见识,理解道理。
浅:肤浅。
醉归:喝醉后归来。
花径:长满花草的小路。
云生屐:云雾缭绕在木屐上。
樵罢:砍柴完毕。
松岩:松树覆盖的岩石。
雪满蓑:蓑衣被雪覆盖。
幽期:秘密的约会。
春又暮:春天即将结束。
何时:什么时候。
载酒:带着酒。
高歌:高声歌唱。

翻译

害怕经过荒废的城市和村落,每处门户都长满了藤蔓。
感叹自己无法施展抱负,只因见识浅薄;进入山中却因僧侣众多而感到欣喜。
喝醉后走在花径上,云雾缭绕在木屐间;砍柴归来,松岩上积满了雪,蓑衣也被雪覆盖。
春天已接近尾声,我们在石上约定的幽会又过去了一年,何时能一同带着美酒,聆听高亢的歌声。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乱世之中,心怀忧虑而又不得志的情感。开篇“乱馀城郭怕经过”,表现了对战乱时期城市破败景象的担忌和回避。“到处閒门长薜萝”则形容了一种荒凉与衰败的氛围,閒门可能是无人看守的大门,而“长薜萝”则给人以荒芜之感。

诗人接着表达了对世事的浅薄感受:“用世空悲闻道浅”,这里的“用世”指的是世上的事情,“空悲”则表现了诗人的无奈与哀伤。同时,诗人又表达了一种超脱的心态:“入山偏喜识僧多”,这显示出诗人对佛教或自然之美的向往。

在后两句中,“醉归花径云生屐”描绘了诗人饮酒至醉,归途中踏着花瓣如云般漫步的情景,而“樵罢松岩雪满蓑”则是说诗人打完柴火之后,回到居所,那里有松树和积满的雪。最后,“石上幽期春又暮”表现了诗人在石头上独坐,对即将过去的春天感到惆怅,而“何时载酒听高歌”则是对未来能否找到快乐与解脱的期待。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和内心世界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在动荡社会中的感慨和对精神寄托之所的寻求。

词语解释

薜萝的意思:(1).薜荔和女萝。两者皆野生植物,常攀缘于山野林木或屋壁之上。《楚辞·九歌·山鬼》:“若有人兮山之阿,被薜荔兮带女萝。” 王逸 注:“女萝,兔丝也。言山鬼仿佛若人,见於山之阿,被薜荔之衣,以兔丝为带也。”后借以指隐者或高士的衣服。《南齐书·高逸传·宗测》:“量腹而进松朮,度形而衣薜萝。” 唐 张乔 《送陆处士》诗:“若向仙巖住,还应著薜萝。”(2).借指隐者或高士的住所。 南朝 梁 吴均 《与顾章书》:“僕去月谢病,还觅薜萝。” 唐 韩偓 《雪中过重湖信笔偶题》诗:“道方时险拟如何,謫去甘心隐薜...

城郭的意思:◎ 城郭 chéngguō[city walls] 城是内城的墙,郭是外城的墙。泛指“城邑”东家有贤女,窈窕艳城郭。——《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直栏横槛,多于九土之城郭。——唐· 杜牧《阿房宫赋》...

到处的意思:[释义](副)各处,任何地方。指所有动作行为涉及的范围或者情态呈现的场所。 [构成]偏正式:到(处 [例句]公园里到处都是人。(作状语)...

高歌的意思:高歌指的是欢快地高声歌唱,形容心情愉悦,豪情满怀。...

高歌的意思:高歌指的是欢快地高声歌唱,形容心情愉悦,豪情满怀。...

何时的意思:(1).什么时候。表示疑问。《楚辞·九辩》:“皇天滛溢而秋霖兮,后土何时而得乾?” 唐 韩愈 《赠别元十八协律》诗之六:“寄书 龙城 守,君驥何时秣?”《宋史·岳飞传》:“或问:‘天下何时太平?’”(2).什么时候。表示时间难以确定。 刘大白 《石下的松实》诗:“一棵松树,落下许多松实;不知何时,被压着一块大石。”...

花径的意思:花间的小路。 南朝 梁 庾肩吾 《和竹斋》:“向岭分花径,随阶转药栏。” 唐 李端 《暮春寻终南柳处士》诗:“入溪花径远,向岭鸟行迟。” 明 谢谠 《四喜记·花亭佳偶》:“花径尘芳,浅印花鞋小。” 冯雪峰 《雪峰寓言·狗和蔷薇》:“狗在花径中走来走去,怕迷失路途。”...

经过的意思:[释义](1) (动)通过(处所、时间、动作等)(基本义)。从北京坐火车到广州经过武汉。(作谓语) (2) (名)过程;经历。厂长向来宾报告建厂经过。(作宾语) (3) (介)同名词、动词或主谓短语组成介词结构;表示产生某种情况的必要过程。经过大会讨论;这项议案得到了完满解决。 [构成]动补式:经〈过...

空悲的意思:指凄凉忧伤的胸怀。 唐 韩愈 《秋怀诗》:“离离掛空悲,慼慼抱虚警。”...

门长的意思:门吏之长。《后汉书·光武帝纪上》:“传中人遥语门者闭之。门长曰:‘天下詎可知,而闭长者乎?’”...

入山的意思:(1).进入山里。《史记·外戚世家》:“ 少君 年四五岁时,家贫……为其主人入山作炭。” 宋 苏轼 《与林天和长官》之二十:“知入山未还,即日想已还治。起居佳否?往来衝冒,然胜游计不为劳也。”《三国演义》第一二○回:“又大兴土木,作 昭明宫 ,令文武各官入山采木。”(2).指隐居。《三国志·蜀志·先主传》“迁 观 为别驾从事” 裴松之 注引 三国 吴 袁暐 《献帝春秋》:“汝欲取 蜀 ,吾当披髮入山,不失信於天下也。” 唐 白居易 《效陶潜体》诗之十四:“入山烧黄白,一旦化为灰。” 许杰 《<文艺...

闻道的意思:(1).领会某种道理。《论语·里仁》:“朝闻道,夕死可矣。” 唐 韩愈 《师说》:“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明 李贽 《卓吾论略》:“吾父子儻亦闻道於此,虽万里可也。”(2).听说。 唐 杜甫 《秋兴》诗之四:“闻道 长安 似弈棋,百年世事不胜悲。” 元 秦简夫 《赵礼让肥》第二折:“岂不闻道是哀哀父母劬劳。” 李木庵 《东山吟》:“闻道时危党錮急,伤心不许问家国。”...

用世的意思:(1).犹历世。《晏子春秋·杂下二八》:“自吾先君 定公 至今,用世多矣, 齐 大夫未有老辞邑者。”(2).见用于世,为世所用。 唐 戴叔伦 《寄孟郊》诗:“用世空悲闻道浅,入山偏喜识僧多。” 宋 苏轼 《篆般若心经赞》:“草隶用世今千载,少而习之手所安。” 清 魏源 《默觚上·学篇十二》:“使 孟子 而用世,必用 杨 墨 ,不用 仪 秦 也。”...

幽期的意思:(1).隐逸之期约。《文选·谢灵运<富春渚>诗》:“平生协幽期,沦躓困微弱。” 吕延济 注:“往时已有幽隐之期,但以沉顿,困於微弱,常不能就。” 南朝 梁 沉约 《答沉麟士书》:“冀幽期可託,克全素履。”(2).隐秘或幽雅的约会。 南朝 宋 谢灵运 《撰征赋》:“ 石 ( 黄石公 )幽期而知贤, 张 ( 张良 )揣景而示信。” 唐 杜甫 《大云寺赞公房》诗之一:“洞门尽徐步,深院果幽期。” 明 高启 《漫成》诗之二:“已分栖迟不自疑,江边林下儘幽期。”(3).指男女间的幽会。 唐 卢纶 《七...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