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真意亭赏析

真意亭

明 · 郑潜
累石出幽径,分泉入乔林。
青山环吾庐,中有万古心。
僻地敞虚构,炎歊隔繁阴。
小槛横绿竹,高篷对苍岑。
浮云过疏雨,飞鸟遗好音。
凉风朝夕至,宁用窗户深。
无才漫忧世,奔走力岂任。
非无绝尘想,飘然谢缨簪。
内观澹无得,外检纷莫寻。
忘言会真意,天籁相与吟。
悠悠寄玄览,洒洒开冲襟。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郑潜的《真意亭》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深邃的山居图景。首句“累石出幽径”展现了山石堆叠的山路,暗示了环境的清幽。接着,“分泉入乔林”进一步强调了水的流动与生机,为静谧中增添了一份灵动。

“青山环吾庐,中有万古心”表达了诗人寓居在自然怀抱中的心境,万古心象征着他对道义和永恒真理的追求。接下来,诗人描述了自己身处偏僻之地,却能通过想象超越现实,享受清凉与宁静。

“小槛横绿竹,高篷对苍岑”描绘了简朴的生活设施与周围的自然景色相映成趣,显示出诗人超脱世俗的雅致。浮云、疏雨、飞鸟和凉风等元素,构成了一幅生动的自然画卷,诗人借此表达对淡泊生活的向往。

“无才漫忧世,奔走力岂任”流露出诗人不以才华自矜,而是选择远离尘嚣,不为世事所累。他虽有超脱尘世的想法,但仍保持谦逊,表示无需华丽的官场生活。

“内观澹无得,外检纷莫寻”揭示了诗人内心的平静与对外界纷扰的摒弃,追求的是内在的宁静和真实。最后两句,“忘言会真意,天籁相与吟”,诗人通过倾听自然的声音,达到了与天地万物合一的境地,表达了对自然和内心真谛的深刻领悟。

整体来看,《真意亭》是一首借景抒怀的山水诗,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传达了自己超脱世俗、追求真意的人生哲学。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