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金陵思古赏析

金陵思古

唐 · 罗隐
杜秋在时花解言,杜秋死后花更繁。
柔姿曼态葬何处,天红腻白愁荒原。
高洞紫箫吹梦想,小窗残雨湿精魂。
绮筵金缕无消息,一阵征帆过海门。

拼音版原文

qiūzàishíhuājiěyánqiūhòuhuāgèngfán
róu姿màntàizàngchù

tiānhóngbáichóuhuāngyuán
gāodòngxiāochuīmèngxiǎngxiǎochuāngcán湿shījīnghún

yánjīnxiāozhènzhēngfānguòhǎimén

翻译

杜秋在世时花朵能诉说,杜秋去世后花开得更加繁盛。
她那柔软的姿态和曼妙的身段埋葬在何处,只留下天边的红霞和白茫的荒原让人忧伤。
高高的洞穴中有人吹奏紫色箫笛,寄托着对往昔梦境的追忆,小窗边残雨打湿了她的灵魂。
华丽的宴席上再也听不到金缕歌声,只有征帆过海门的浪涛声在回荡。

注释

杜秋:指代某位女子。
花解言:形容花似乎能理解人的感情。
葬何处:指女子的埋葬之地。
天红腻白:形容天空的色彩,可能象征哀愁。
高洞紫箫:高高的洞穴中吹奏的紫色箫声。
小窗残雨:小窗户边下的雨滴。
绮筵金缕:华丽的宴会上的歌声。
征帆过海门:出航的船只经过海门。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物是人非的哀愁情怀,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来表达诗人对于往昔岁月和逝去英灵的深切思念。诗中的“杜秋”指的是历史上的某位人物,与“花”相连,形成一种生死更替、物是人非的意境。花在其生前能听懂话语,死后却更加繁盛,这种对比强烈地表达了生命易逝和自然永恒的主题。

“柔姿曼态葬何处”一句中,“柔姿曼态”形容杜秋生前的风度,而“葬何处”则是对其去世后安息之所的一种探寻,这里既有诗人个人的哀思,也蕴含了对历史的追问和怀念。

接下来的两句:“天红腻白愁荒原。高洞紫箫吹梦想”,则是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来表达内心的情感。天空中红白相间的云彩让人感到愁绪满目,尤其是在辽阔荒凉的原野上,这种情感更加强烈。而“高洞紫箫吹梦想”则是诗人通过自然之声来抒发自己对往昔岁月的追思和幻想。

最后两句:“小窗残雨湿精魂。绮筵金缕无消息”,透露出一种深夜寂寞中难以排遣的情感。在细雨绵绵的夜晚,小窗前的诗人心灵受到了雨水的浸润,而“绮筵金缕”所指可能是某种联系或讯息,但却无从得知,这增加了诗中的神秘与哀愁。

最终,“一阵征帆过海门”,则像是诗人心中的一种解脱或者是对未来的不确定的期待。征帆过海,往往象征着远行或新的开始,但在这里,它更多地是情感上的一个转折,让人读来既感到释然,也有所期待。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和内心世界的情感流露,展现了诗人深沉而复杂的情怀,以及对于历史和逝去之事物的无尽思索。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