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谢刘本玉先生惠簟赏析

谢刘本玉先生惠簟

宋 · 王学
南朝笛竹蕲为良,织成文簟琉璃黄。
旧物正尔冷如铁,此君无奈寒如霜。
山斋溽暑正六月,野人清梦迷三湘。
卷舒随分且藏节,作诗为报刘中央。

拼音版原文

náncháozhúwèiliángzhīchéngwéndiànliúhuáng

jiùzhèngěrlěngtiějūnnàihánshuāng

shānzhāishǔzhèngliùyuèrénqīngmèngsānxiāng

juànshūsuífēnqiěcángjiézuòshīwèibàoliúzhōngyāng

注释

南朝:中国古代历史上的一个朝代,约公元420-589年,以南方政权为主。
蕲:古地名,今湖北蕲春一带,以产竹著名。
文簟:有图案的竹席,用于夏季纳凉。
琉璃黄:形容竹席颜色鲜艳,如琉璃般晶莹剔透。
山斋:山中书房或静室。
三湘:泛指湖南地区,古代湖南境内的湘江及其支流有三条,故称三湘。
卷舒:卷起和展开,形容竹席的使用方式。
刘中央:可能是诗人的朋友,名字中的中央可能寓意着地位或影响力。

翻译

在南朝时期,笛子和竹席以蕲州的最为优质,编织出花纹如同琉璃般黄色的凉席。
这些古老的物品如今冷得像铁一样,而竹席的清凉却无法抵挡寒冷,如同霜冻一般。
在山中的书房里,六月的湿热正盛,我这个乡野之人沉醉于清梦中,思绪飘向遥远的三湘之地。
竹席的卷起与展开随性而为,暂且收藏起我的节操,以此诗告知友人刘中央。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王学的作品,名为《谢刘本玉先生惠簟》。诗中通过对南朝笛竹织成的琉璃黄色文簟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旧物的珍视与怀念之情,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当时的孤独与寒冷的心境。

"南朝笛竹蕲为良,织成文簟琉璃黄。" 这两句通过对南朝美好笛声和竹材的描绘,以及将这些材料织成珍贵的琉璃黄色文簟,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去美好事物的怀念。

"旧物正尔冷如铁,此君无奈寒如霜。" 这两句则透露了诗人的孤独与心中的寒意。旧物虽珍贵,但已失去往日的温暖,如同冰冷的铁一般;而诗人自己,也感到一种无法抗拒的寒冷,宛若初冬的霜冻。

"山斋溽暑正六月,野人清梦迷三湘。" 这两句描绘了夏日的景象,以及诗人隐居于山中书房的情形。六月时节,山中的书房内外热气蒸腾,但诗人却能在这样的环境中保持清醒的梦想,而外界的人们则迷失在三湘(湖南一带)的宁静之中。

"卷舒随分且藏节,作诗为报刘中央。"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的心意。他希望能够根据时机和情境去展现或收藏自己的情感,同时通过写诗来回馈刘本玉先生的恩惠,这份恩惠可能是指刘先生赠送的这件文簟。

整首诗通过对旧物的怀念、个人孤独与寒冷的情绪,以及夏日山居生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复杂而深邃的心境。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友情和文化传承的珍视之情。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