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危
维绝柁亦摧,舟人废其能。
中流急回环,顷刻不可胜。
性命委自然,岂知所依凭。
堤旁多聚观,失色气崩腾。
孰不愿引手,而乏钩与绳。
嗟我亦天幸,既危乃复兴。
追思方厄时,汗出如洗冰。
侧闻前此者,覆溺已屡曾。
此事通为邦,长民可以惩。
因书作长诗,俾不忘战兢。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在四月湍急河流上的险象环生的舟行经历,诗人以生动的笔触展现了自然力量的威严与人类面对困境时的无助与坚韧。
开篇“四月河水湍,怒风复相乘”,以“湍”和“怒”两字形象地描绘了四月时节河水的汹涌澎湃,以及随之而来的狂风,营造了一种紧张的氛围。接着,“维绝柁亦摧,舟人废其能”描述了船只在如此恶劣条件下的艰难航行,舵被破坏,船夫失去了操控的能力,暗示了形势的严峻。
“中流急回环,顷刻不可胜”进一步强调了河流的复杂性和危险性,船只在激流中挣扎,每一刻都充满了不确定性。“性命委自然,岂知所依凭”表达了人在自然面前的渺小和无力感,生命完全寄托于自然的恩赐。
“堤旁多聚观,失色气崩腾”描绘了岸边围观者的反应,他们因恐惧而脸色苍白,情绪激动,反映出人们对灾难的普遍心理反应。接下来,“孰不愿引手,而乏钩与绳”则表达了人们想要伸出援手帮助遇险者,却因缺乏必要的工具而无能为力的无奈。
“嗟我亦天幸,既危乃复兴”是诗人的自我反思,他在经历了生死考验后,意识到自己是幸运的,能够从危机中幸存下来。这种对比突出了生命的脆弱与珍贵。
“追思方厄时,汗出如洗冰”通过比喻,形象地描述了诗人回想当时处境时的恐惧与紧张,汗水如同冰块般凝固,表现了内心的强烈震撼。
“侧闻前此者,覆溺已屡曾”提到了之前类似事件的发生,强调了此类灾难的频繁性,提醒人们要从中吸取教训。
最后,“此事通为邦,长民可以惩”指出这样的事件不仅是个体的悲剧,也是社会的警示,作为领导者应当从中汲取教训,采取措施预防类似的灾难发生。
“因书作长诗,俾不忘战兢”表达了诗人希望通过写作这首长诗,让后人铭记这段经历,警惕未来的风险,体现了对历史教训的重视和对未来的责任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具体的场景描绘和情感表达,深刻反映了人在自然面前的无力感与生命的脆弱,同时也传递了面对困难时不屈不挠的精神和对社会责任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