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为师依韵答李献甫
宋 · 梅尧臣
蛟龙养鬐鬣,当在浩浩浔。
虎豹养文采,当在巍巍岑。
我无太山高,我无沧海深。
斗水与堆阜,恐未慰此心。
虎豹养文采,当在巍巍岑。
我无太山高,我无沧海深。
斗水与堆阜,恐未慰此心。
拼音版原文
注释
蛟龙:古代神话中的龙,象征强大和神秘。鬐鬣:龙的须和鬃毛,比喻威严或力量。
浩浩浔:形容江河的广阔无垠。
虎豹:猛兽,象征勇猛和华丽。
文采:指虎豹身上的斑纹,比喻华美或才华。
巍巍岑:形容高山的雄伟。
太山:即泰山,中国古代五岳之一,象征崇高。
沧海:大海,常用来形容深不可测。
深:深度。
斗水:一小勺水,比喻微小。
堆阜:堆积的小山,形容数量少。
慰此心:安抚内心的需求或愿望。
翻译
蛟龙养育着它的须鬣,应当在广阔的江河中显现。虎豹蓄积着斑斓的花纹,应在崇高的山岭上展现。
我没有泰山那般高峻,也没有大海那般深邃。
即使是一勺水与一座小山,恐怕也无法满足我这颗心。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的《避为师依韵答李献甫》,主要通过蛟龙和虎豹的形象,表达诗人自我谦逊和追求卓越的情感。首句“蛟龙养鬐鬣,当在浩浩浔”描绘蛟龙在广阔水域中展示其威猛,暗示自己也有潜藏的才能和抱负。次句“虎豹养文采,当在巍巍岑”则以虎豹比喻才华横溢,应在崇高的环境中展现。
诗人接着自谦地说:“我无太山高,我无沧海深”,表示自己的才学虽然不及高山大海般深广,但仍有追求和不甘平凡的心。“斗水与堆阜,恐未慰此心”表达了对微小成就的不满,希望能有更大的舞台来实现心中的抱负。
整体来看,这首诗寓言巧妙,既表达了诗人的自信与追求,又流露出谦虚与坚韧,体现了宋诗含蓄深沉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