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述闻(其七)赏析

述闻(其七)

清 · 黄遵宪
忽洒龙漦翳太阴,臣夭主窳到于今。
风轮壤动天难补,磐石无人陆竟沈。
揖盗开门终自误,虐臣衅鼓果何心。
当时变政翻新案,早使尤臣泪满襟。

鉴赏

这首诗《述闻(其七)》由晚清诗人黄遵宪所作,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描绘了一幅历史变迁与个人命运交织的画面。

首联“忽洒龙漦翳太阴,臣夭主窳到于今”以“龙漦”比喻暴政,暗指历史上的暴君或暴政对国家的破坏,如同龙漦遮蔽了太阴,导致国家衰败,臣子早逝,君主也陷入困境,描绘出一幅国破家亡的凄凉景象。

颔联“风轮壤动天难补,磐石无人陆竟沈”进一步深化主题,将国家的动荡比作“风轮壤动”,难以修复,如同天空裂开无法弥补,大地被侵蚀,最终沉沦。这里运用了自然界的形象来象征国家的危机与不可逆转的衰败。

颈联“揖盗开门终自误,虐臣衅鼓果何心”揭示了历史中的悲剧根源。诗人指出,接纳盗贼,开启门户,最终导致自己的错误;虐待忠臣,激发叛乱,这样的行为背后究竟是何种心态?这一联直指历史中的错误决策和人性的复杂性。

尾联“当时变政翻新案,早使尤臣泪满襟”表达了对历史教训的反思。如果在当时能够改变政策,重新制定法规,或许可以避免许多悲剧的发生,让无辜的臣子免于泪水的洗礼。这一联既是对历史的哀叹,也是对现实的警醒。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事件的深刻反思,展现了诗人对国家兴衰、人性善恶的独到见解,以及对历史教训的深切关注。语言凝练,情感深沉,富有哲理,是黄遵宪诗歌创作中的一篇佳作。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