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挽郑听轩(其三)赏析

挽郑听轩(其三)

明 · 成鹫
浊河东去日西流,若个轻身占上游。
百里德星沉巨壑,一天明月载虚舟。
灯前叹逝空芸阁,泉下追欢有萼楼。
今日始知身是贵,醉乡不用觅封侯。

鉴赏

这首诗以“挽郑听轩(其三)”为题,出自明代诗人成鹫之手。诗中描绘了对逝者的深切怀念与感慨,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和历史人物的对比,表达了对逝者生前品德与精神的崇敬。

首联“浊河东去日西流,若个轻身占上游”,以黄河东流、太阳西落的自然现象起笔,暗喻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暂。同时,“轻身占上游”这一细节,既是对逝者生前地位或成就的肯定,也隐含着对其超越常人的精神追求的赞美。

颔联“百里德星沉巨壑,一天明月载虚舟”,进一步将自然景观与逝者的精神世界相联系。百里的德星象征逝者高尚的品德,如今已沉入深谷,而明月则如同载着空舟的天空,暗示逝者虽已离去,但其精神如同明月般永恒照耀,照亮后人前行的道路。

颈联“灯前叹逝空芸阁,泉下追欢有萼楼”,通过“灯前”与“泉下”的对比,表达了对逝者生前书房(芸阁)的怀念以及对其死后在另一个世界(泉下)的想象。这里的“空”字,既是对逝者不在的遗憾,也是对其精神永存的寄托。

尾联“今日始知身是贵,醉乡不用觅封侯”,则是诗人对生命价值的深刻反思。在经历了对逝者的缅怀之后,诗人意识到生命本身的珍贵,不必追求外在的荣誉(封侯),而是应珍惜当下,追求内心的满足与精神的自由。

整首诗情感真挚,寓意深远,不仅表达了对逝者的哀思,也蕴含了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高远的人生境界。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