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九日三首(其一)
明 · 林光
自笑官閒岁月忙,西风吹过七重阳。
衰颜每愧逢佳节,黄菊何曾负此觞。
乡思暗随飞雁远,诗怀清浸碧波光。
春花又逐秋花发,造化凭谁作主张。
衰颜每愧逢佳节,黄菊何曾负此觞。
乡思暗随飞雁远,诗怀清浸碧波光。
春花又逐秋花发,造化凭谁作主张。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面对重阳佳节时的复杂心情与自然界的变迁。首句“自笑官闲岁月忙”透露出诗人对忙碌官场生活的自我调侃,同时也流露出一丝无奈和自嘲。接着,“西风吹过七重阳”以自然景象引入节日氛围,渲染出一种淡淡的哀愁。
“衰颜每愧逢佳节,黄菊何曾负此觞”两句,诗人以自己的衰老之颜与黄菊相映衬,表达了对时光流逝、年华老去的感慨,同时对黄菊不畏秋寒、依然绽放的坚韧精神表示敬佩,形成鲜明对比。这里既有对自身境遇的自省,也有对自然生命力的赞美。
“乡思暗随飞雁远,诗怀清浸碧波光”则进一步深化了情感层次,通过“乡思”与“飞雁”的形象,寄托了诗人对远方家乡的深切思念;而“诗怀清浸碧波光”则暗示了诗人内心世界的纯净与深邃,如同清澈的碧波,映照着他的思绪与情感。
最后,“春花又逐秋花发,造化凭谁作主张”以自然界的生命循环为喻,表达了对生命规律的思考与感慨。春花秋花相继开放,似乎在诉说着自然界的无常与循环,而这一切背后的力量——造化,却仿佛无人能完全掌握或主宰。这既是对自然界现象的客观描述,也是对人生、命运的一种哲学思考,蕴含着对未知世界的好奇与敬畏。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自然景观,展现了诗人对时间、生命、自然以及个人命运的深刻感悟,语言质朴而富有哲理,情感真挚而深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