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俦弟
明 · 吴俨
故国青山好,春来梦不真。
去家虽太近,犹是未归人。
去家虽太近,犹是未归人。
鉴赏
这首诗《寄俦弟》由明代诗人吴俨所作,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自然景色的融合,展现了诗人对远方兄弟的深切思念与内心深处的复杂情感。
首句“故国青山好”,开篇即以“故国”二字点明主题,暗示诗人身处异乡,而心中怀念的是故乡的青山美景。这里的“青山”不仅代表了自然风光的美好,更寄托了诗人对家乡的深深眷恋之情。“好”字则表达了诗人对故土山川之美的赞叹与向往。
次句“春来梦不真”,承上启下,将思绪从现实转入梦境。春天的到来,本应是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的季节,但对于诗人而言,却只能在梦中寻觅那份熟悉的温暖与宁静。这里的“梦不真”既是对梦境虚幻的感慨,也是对现实与理想之间距离的无奈表达。
后两句“去家虽太近,犹是未归人”,进一步深化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虽然离家的距离并不遥远,但“犹是未归人”的自我认同,揭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彷徨。这不仅是对物理空间的描述,更是对精神状态的深刻剖析,表现了诗人对回归故土的渴望与现实无法实现之间的冲突。
整体来看,《寄俦弟》通过细腻的情感流露和自然景象的巧妙结合,展现了诗人对远方兄弟的思念以及对故乡的深深眷恋。诗中的情感丰富而深沉,既有对美好回忆的追忆,也有对现实困境的反思,体现了诗人复杂而细腻的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