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泽有蒲一首
谁无父母,恫我独孤。
旻天不矜,鲜民卒痛。
我罪实吁,父母何辜?人有父母,如日如月。
煦之照之,弗陨弗越。
人有父母,如玄如黄。
覆之载之,不遐有伤。
陟彼崇丘,言采其葛。
望父不见,忧心如割。
陟彼重阜,于以望母。
不见母兮,忧心如炙。
相彼虎虽,亦各有从。
矧伊人矣,罹此鞠凶。
啼彼中林,爰有哺鸟。
恫我人斯,云何其瘏。
父兮见儿,孩笑咿咿。
晨兴未炊,早念其饥。
母兮见儿,孩笑欢欢。
草虫宵鸣,早念其寒。
既髫既髧,綵衣有菼。
父携母将,如琬如琰。
出则睹之,入则抚之。
行有隉扤,式超负之。
中园有橘,离离其实。
人无父母,曷其有卒。
中园有梨,其实离离。
人无父母,生也何为?川水东流,苍天悠悠。
恫我鲜民,不知其尤。
空山冥冥,离禽夜鸣。
恫我鲜民,曷为其生?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孤儿对失去父母的深深哀痛和对亲情的渴望。诗人以维泽中的蒲草起兴,其叶湿润,象征着自己孤独无助的心境。他悲叹上天对弱者的不怜悯,感叹自己无辜受苦,而父母却无辜承受痛苦。他将父母比作日月,温暖照耀,如同天地间最无私的爱;又比作玄黄大地,包容承载,给予生命支持。
孤儿在崇丘重阜上眺望寻找父母,内心的痛苦如同刀割和火烤,表达了他对亲情的极度渴望。他看到猛虎尚有伴侶,而自己却陷入困境。他羡慕鸟儿有母鸟喂养,感叹人类失去父母的悲惨。父母在家时,无论是清晨未炊的担忧,还是夜晚寒冷的关心,都让孤儿感到人间温情。
诗中通过孩子的成长过程,描绘了父母的呵护与陪伴,如彩衣、玉质般纯洁美好。然而,没有父母的孩子,生活失去了依靠,即使有丰富的果实(橘梨),也显得毫无意义。最后,诗人借山水、夜鸟的自然景象,表达孤儿对未知命运的困惑和对苍天的控诉,感叹为何自己成为鲜民,承受如此无尽的痛苦。
整体而言,这首诗情感深沉,语言朴素,以孤儿的视角展现了对家庭温暖的向往和失去后的悲凉,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词语解释
彼中的意思:犹那里。 宋 范仲淹 《与中舍书》之四:“彼中有屋,卖时请商量。”《元典章·户部八·盐课》:“今后前去上流贩盐船隻,须由彼中批验。” 清 姚衡 《寒秀草堂笔记》卷四:“ 漳州 龙屿 出布,宽一尺六寸,冬不冰体,夏不蔽风。彼中 角尾 地方,出棉花,其大如树,以此花织成,故与他产异。”...
不矜的意思:不骄傲;不夸耀。《书·大禹谟》:“汝惟不矜,天下莫与汝争能。” 孔 传:“自贤曰矜。”《后汉书·胡广传》:“不矜其能,不伐其劳。” 唐 韩愈 《唐故江南西道观察使王公神道碑铭》:“秩秩而积,涵涵而停,韡为华英,不矜不盈。”...
不见的意思:◎ 不见 bùjiàn(1) [do not see;do not meet]∶不曾相见老哥俩可有日子不见了(2) [be lost;be missing]∶[东西]见不着;丢失一辆新自行车转身就不见了...
苍天的意思:[释义](名)天(古代人常以苍天为主宰人生的神)。也叫上苍。 [构成]偏正式:苍(天 [例句]古代的人膜拜苍天。(作宾语)苍天无情。(作主语)...
草虫的意思:(1).即草螽。《诗·召南·草虫》:“喓喓草虫,趯趯阜螽。” 毛 传:“草虫,常羊也。” 陆玑 疏:“小大长短如蝗也,奇音青色,好在茅草中。” 马瑞辰 通释:“今以目验,盖即 顺天 及 济南 人所称聒聒者,《诗》以‘喓喓’言之,亦取其善鸣也。”参见“ 草螽 ”。(2).泛指草木间的昆虫。 三国 魏 曹丕 《杂诗》之一:“草虫鸣何悲,孤鴈独南翔。” 南朝 宋 鲍照 《采桑》诗:“乳燕逐草虫,巢蜂拾花蕚。” 唐 李频 《送刘山人归洞庭》诗:“秋尽草虫急,夜深山雨重。” 陈毅 《莫干山纪游词》之三:“...
晨兴的意思:早起。 汉 刘向 《说苑·辨物》:“ 黄帝 即位……未见凤凰,维思影像,夙夜晨兴。” 晋 陶潜 《归园田居》诗之三:“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宋 欧阳修 《六一诗话》:“岁时期拜官吏,常苦晨兴。”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细柳》:“生不忍以家政累之,仍欲自任,女又不肯。晨兴夜寐,经纪弥勤。”...
崇丘的意思:(1).高丘,高山。 晋 陆机 《赴洛道中作》诗之二:“振策陟崇丘,案轡遵平莽。” 唐 韩愈 《南山诗》:“尝昇崇丘望,戢戢见相凑。” 明 刘基 《吊泰不华元帅赋》:“莽莽崇丘闃无人兮,天高听遐。”(2).《诗·小雅》篇名,有目无诗。 晋 束晳 曾作《补亡诗》六首,内有《崇丘》篇。 宋 黄庭坚 《常父惠示丁卯雪十四韵谨同韵赋之》:“儒馆无它事,作诗配《崇丘》。”...
川水的意思:江河之水。《汉书·李寻传》:“今 汝颍 畎澮皆川水漂踊,与雨水并为民害,此《诗》所谓‘爗爗震电,不寧不令,百川沸腾’者也。”《南齐书·五行志》:“人君不祷祀,简宗庙,废祭祀,逆天时,则雾水暴出,川水逆溢,坏邑軼乡,沉溺民人。”...
东流的意思:◎ 东流 dōngliú(1) [water flow eastward]∶水向东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南唐· 李煜《虞美人》(2) [waterways;water flowed eastward]∶向东流的水,泛指河川...
独孤的意思:◎ 独孤 Dúgū[surname]——复姓...
父母的意思:◎ 父母 fùmǔ(1) [parents](2) 父亲和母亲的总称父母者,人之本也。——《史记·屈原贾生列传》(3) 具有父亲和母亲作用的人...
父母的意思:◎ 父母 fùmǔ(1) [parents](2) 父亲和母亲的总称父母者,人之本也。——《史记·屈原贾生列传》(3) 具有父亲和母亲作用的人...
孩笑的意思:特指婴儿笑。孩,小儿笑。《孟子·尽心上》“孩提之童” 汉 赵岐 注:“在襁褓知孩笑。” 三国 魏 曹植 《金瓠哀辞》:“在襁褓而抚育,向孩笑而未言。” 唐 杨炯 《从甥梁錡墓志铭》:“孩笑之时,见之者知其孝友;能言之际,听之者许其聪明。”...
何为的意思:为什么,何故。《国语·鲁语下》:“今王死,其名未改,其众未败,何为还?”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归心》:“江河百谷,从何处生?东流到海,何为不溢?” 唐 韩愈 《琴操·履霜操》:“儿罪当笞,逐儿何为?” 清 侯方域 《壮悔堂记》:“余向为堂,读书其中,名之曰‘杂庸’。或曰:‘昔 司马相如 卖酒 成都 市,身自涤器,与庸保杂作。子何为其然?’”(1).干什么,做什么。用于询问。《后汉书·齐武王縯传》:“﹝ 刘稷 ﹞闻 更始 立,怒曰:‘本起兵图大事者, 伯升 兄弟也,今 更始 何为者邪?’” 唐 ...
何其的意思:[释义](副)多么(表示程度深,多带有不以为然的口气)。 [构成]偏正式:何〔其 [例句]何其糊涂。(作状语)...
何辜的意思:何罪,有什么罪。 三国 魏 曹丕 《燕歌行》:“牵牛织女遥相望,尔独何辜限河梁?” 清 方授 《夜悲歌》之一:“天乎我何辜?双亲离别久。” 毛泽东 《向国民党的十点要求》:“青年何辜,遭此荼毒?”...
鞠凶的意思:(1).亦作“ 鞠訩 ”。极大的灾祸。鞠,通“ 鞫 ”。《诗·小雅·节南山》:“昊天不佣,降此鞠訩。” 高亨 注:“鞠訩,穷凶,极凶,最大的灾凶。” 晋 挚虞 《太康颂》:“天难既降,时惟鞠凶。” 宋 叶适 《祭陈君举中书文》:“公既弃我,又遭鞠凶。” 明 朱鼎 《玉镜台记·赏雪》:“暴虎当年罹鞠訩,一朝脱悔喜重重。” 清 方苞 《七思·妻蔡氏》:“踰岁昊天兮降鞠凶,吾父康强命亦终。”(2).谓告诫将有灾祸。《汉书·刘向传》:“日月鞠凶,不用其行。” 颜师古 注:“鞠,告也。言日月不用其常行之道以...
空山的意思:幽深少人的山林。 唐 韦应物 《寄全椒山中道士》诗:“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行迹?” 明 李攀龙 《仲春虎丘》诗:“古刹云光杳,空山剑气深。” 李大钊 《警告全国父老书》:“空山已无歌哭之地,天涯不容漂泊之人。”...
离离的意思:(1).盛多貌。《诗·小雅·湛露》:“其桐其椅,其实离离。” 毛 传:“离离,垂也。” 郑玄 笺:“其实离离,喻其荐俎礼物多於诸侯也。” 孔颖达 疏:“言二树当秋成之时,其子实离离然垂而蕃多,以兴其 杞 也其 宋 也二君於王燕之时,其荐俎众多。”《文选·张衡<西京赋>》:“神木灵草,朱实离离。” 薛综 注:“离离,实垂之貌。” 前蜀 贯休 《经弟妹坟》诗:“泪不曾垂此日垂,山前弟妹塚离离。” 宋 叶适 《哀巩仲至》诗:“君文蚤贵重, 蜀 锦载胡车,离离三千首,雅正排淫哇。”(2).浓密貌。 三国 魏...
冥冥的意思:◎ 冥冥 míngmíng(1) [dim]∶不明亮天色冥冥杳以冥 冥。——《楚辞·屈原·涉江》薄暮冥冥。——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2) [benighted]∶指人不明事理(3) [high and far space]∶形容高远;深远鸿飞冥冥(4) [hades]∶迷信的人指有鬼神暗中起作用的境界...
其实的意思:[释义](副)实际上表示所说的是实际情况,承上文而含转折。 [构成]偏正式:其(实 [例句]这个问题从表面上看似乎很难;其实并不难。(作状语)...
濡濡的意思:(1).湿润貌。 汉 焦赣 《易林·贲之损》:“龙虵所聚,大水来处,泱泱濡濡,濙濙礚礚,使我无赖。” 清 邱维屏 《述赵希乾事》:“筩既解,而肠端沥濡濡下。”(2).犹沉湎。 唐 司空图 《上谯公书》:“又敢求吾相国之心,所以未忍弃生民之望者,固非濡濡于富贵。”(3).融洽貌。 宋 叶适 《祭周宗夷文》:“良朋时来,花月供娱,十十五五,煦煦濡濡。”...
如黄的意思:亦作“ 如簧 ”。犬名。 汉 刘向 《说苑·正谏》:“ 荆文王 得如黄之狗,箘簬之矰,以畋於 云梦 。” 晋 葛洪 《抱朴子·君道》:“烹如簧以謐司原之箴。”参见“ 茹黄 ”。...
我人的意思:佛教语。我相与人相。与众生相、寿者相,合称我人四相。《圆觉经》:“一切众生,从无始来,妄想执有我人众生及与寿命,认四颠倒,为实我体。” 唐 王维 《与胡居士皆病寄此诗兼示学人》:“一兴微尘念,横有朝露身,如是覩荫界,何方置我人。” 唐 白居易 《唐东都奉国寺禅德大师照公塔铭》:“由是裂疑网,拔惑箭,渐离我人相者,日日有焉。”...
无父的意思:(1).指死去父亲。《孟子·梁惠王下》:“幼而无父曰孤。”《吕氏春秋·劝学》:“夫无父而无师者,餘若夫何哉!”(2).指 孟子 斥 墨子 倡兼爱,视己父与他人之父无别的说法。《孟子·滕文公下》:“ 杨氏 为我,是无君也; 墨氏 兼爱,是无父也。” 明 康海 《中山狼》第一折:“自家 墨 者 东郭先生 是也……大都道俺是无父的,却不知俺物我混同,这纔是个兼爱的道理。”参见“ 无父无君 ”。...
鲜民的意思:无父母穷独之民。语本《诗·小雅·寥莪》:“鲜民之生,不如死之久矣。” 毛 传:“鲜,寡也。” 清 宋荦 《<明遗民诗>序》:“又岂能使狂童怨女、放士鲜民,皆奏《清庙》之音,而不为《黍离》、《板》、《荡》之咏也哉!” 清 钱之青 《鲜民悲罔极也》诗:“鲜民不如死,我生遭不造。”...
咿咿的意思:(1).象声词。多形容凄恻、微弱之声。 唐 韩愈 《猫相乳》:“母且死,其鸣咿咿。” 唐 刘禹锡 《秋声赋》:“草苍苍兮人寂寂,树槭槭兮虫咿咿。” 清 东轩主人 《述异记·石坊画纪》:“一人在危石崩陷中,视之咿咿有声,乃数石柱驾虚,是人适处其中。”(2).呼唤鹅鸭声。 明 顾起元 《客座赘语·鸟兽呼音》:“﹝留都( 南京 )﹞呼鵞鸭曰咿咿。”(3).凄清貌。 唐 陆龟蒙 《奉和袭美太湖诗·明月湾》:“清光悄不动,万象寒咿咿。”...
伊人的意思:◎ 伊人 yīrén[that lady] 那个人;这个人。今多指女性,常指“那个人”,有时也指意中人怎明白咫尺伊人,转以睽隔不得相亲。——《画图缘》秋水伊人...
悠悠的意思:◎ 悠悠 yōuyōu(1) [be remote in time or space;long-standing;long]∶长久,遥远悠悠长夜(2) [remote]∶遥远的悠悠未来(3) [leisurely]∶形容从容不迫(4) [many]∶众多(5) [absurd]∶荒谬悠悠之谈(6) [flying]∶飘动的样子羌笛悠悠雪满地。——宋· 范仲淹《渔家傲》(7) [vulgar]∶庸俗(8) [sad]∶形容忧伤悠悠我思中心悠悠悠悠尔心。——南朝梁· 丘迟《与陈伯之书》(9) [leisure...
忧心的意思:◎ 忧心 yōuxīn[sorrow;anxiety] 忧愁的心忧心忡忡...
于以的意思:(1).犹言于何。在何处。《诗·召南·采蘩》:“于以采蘩?于沼于沚。”(2).犹言于何。用什么。《诗·邶风·击鼓》:“于以盛之?维筐及筥。于以湘之?维錡及釜。” 南朝 宋 颜延之 《阳给事诔》:“皇上嘉悼,思存宠异。于以赠之?言登给事。”(3).犹言至于。《文选·郭璞<江赋>》:“阳鸟爰翔,于以玄月。” 李善 注引 郭璞 曰:“《国语》云‘至于玄月’也。”(4).犹是以。 宋 王禹偁 《大阅赋》:“御幄立而天开,教场平而霜劲。雷动风行,千骑万乘,于以威八荒,于以安百姓。” 宋 王禹偁 《日月光天德...
云何的意思:(1).为何,为什么。《诗·唐风·扬之水》:“既见君子,云何不乐?”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文学》:“先公勋业如是,君作《东征赋》,云何相忽略?” 宋 范成大 《嘲峡石》诗:“云何清淑气,孕此诡譎跡?”(2).如何;怎么办;怎么样。《史记·司马穰苴列传》:“召军正问曰:‘军法期而后至者云何?’对曰:‘当斩。’”《后汉书·班勇传》:“今立副校尉,何以为便?又置长吏屯 楼兰 ,利害云何?” 宋 苏轼 《次韵王定国南迁回见寄》:“心通岂復问云何,印可聊须答如是。” 鲁迅 《朝花夕拾·后记》:“上...
重阜的意思:高而重迭的山冈。 晋 陆机 《挽歌》之二:“重阜何崔嵬,玄庐窜其閒。” 晋 赵至 《与嵇茂齐书》:“徘徊九皋之内,慷慨重阜之巔。”...
中园的意思:(1).园中。 晋 张华 《三月三日后园会》诗:“顺时省物,言观中园。” 南朝 齐 谢朓 《直中书省》诗:“信美非吾室,中园思偃仰。” 唐 杜甫 《园官送菜》诗:“青青嘉蔬色,埋没在中园。”(2).犹故园。 唐 韩愈 《送进士刘思服东归》诗:“勉来取金紫,勿久休中园。” 宋 曾巩 《瞿秘校新授官还南丰》诗:“佩印自兹始,过家当少留,中园何时到,薇蕨亦已柔。” 明 高叔嗣 《答谷司仆见问》:“幸自返中园,非关逃微禄。”...
中林的意思:林野。《诗·周南·兔罝》:“肃肃兔罝,施于中林。” 毛 传:“中林,林中。” 马瑞辰 通释:“《尔雅》:‘牧外谓之野,野外谓之林。’中林犹云中野。” 三国 蜀 诸葛亮 《宅铭》:“迹逸中林,神凝巖端。” 唐 白居易 《及第后忆旧山》诗:“偶献《子虚》登上席,却吟《招隐》忆中林。” 明 宋登春 《秋日野望》诗:“听鸟中林性,看云故国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