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舟上西江值大水有作(其二)赏析

舟上西江值大水有作(其二)

明末清初 · 屈大均
峡口片云时启闭,风雷更助建瓴势。
水头十丈似黄云,两岸崩崖苦相制。
牵舟直上望夫台,万壑千岩往复回。
石栈如丝萦绝顶,飞梯上下愁莓苔。
滇黔至此水始放,河伯未见奔腾状。
万里苴兰赴海来,炎风吹尽无烟瘴。
风俗家家种橘田,淘金采石峡门边。
多鱼正喜西江涨,妇女相将日数钱。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西江大水的壮丽景象与沿岸的风土人情。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水流的磅礴气势和自然景观的雄伟壮观。

首句“峡口片云时启闭”,描绘了峡口处云雾缭绕,时隐时现的景象,为全诗营造了一种神秘而壮阔的氛围。接着,“风雷更助建瓴势”一句,通过风雷的助威,进一步强化了水流的动态感和力量感。“水头十丈似黄云”,形象地描绘了水流之高,如同一片巨大的黄色云朵,展现出水势的浩瀚与壮观。

“两岸崩崖苦相制”一句,通过描写两岸悬崖峭壁的相互制约,突出了地形的险峻和水流的冲击力。“牵舟直上望夫台”,则描绘了船只在湍急的水流中艰难前行的场景,望夫台作为参照物,增加了画面的立体感和动感。“万壑千岩往复回”,进一步强调了水流的曲折蜿蜒,以及沿途地形的复杂多变。

“石栈如丝萦绝顶,飞梯上下愁莓苔”,这两句生动地描绘了水流经过险峻山峰时的情景,石栈道如同细线般缠绕在山顶,飞梯在莓苔覆盖的岩石间上下穿梭,既展示了自然景观的奇美,也暗示了行进的艰难。

“滇黔至此水始放,河伯未见奔腾状”,这两句巧妙地将西江与滇黔地区联系起来,同时表达了对水流至此才展现真正力量的感慨。“万里苴兰赴海来,炎风吹尽无烟瘴”,描绘了水流从远方向大海奔流而去的场景,炎炎夏日的风将一切烟瘴吹散,展现了水流的自由与解放。

最后,“风俗家家种橘田,淘金采石峡门边。多鱼正喜西江涨,妇女相将日数钱”,这几句描绘了沿岸的风土人情,家家户户种植橘子,人们在峡谷边淘金、采石,西江涨水时,渔民们欣喜若狂,妇女们忙碌着数钱,展现了当地人民的生活状态和对自然的依赖与适应。

整首诗通过对西江大水的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观的壮美,也反映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生活图景,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悟和对生活的热爱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