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宿瀼溪驿(其二)
宋 · 王十朋
浪士旧游处,旅人今两宵。
赤乌曾纪瑞,银杏敢兴妖。
照眼水名瀼,回头山忆尧。
男儿四方志,宁惮蜀天遥。
赤乌曾纪瑞,银杏敢兴妖。
照眼水名瀼,回头山忆尧。
男儿四方志,宁惮蜀天遥。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王十朋所作的《中秋宿瀼溪驿(其二)》。诗中描绘了诗人中秋之夜在瀼溪驿站住宿的情景,通过景物的描写和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远方的向往与对家国的思念。
首句“浪士旧游处”,以“浪士”自喻,暗示自己如同漂泊的游子,曾经在这里留下足迹。接着“旅人今两宵”,点明此时此刻,诗人又在此地停留了两个夜晚,表达了时间的流转和个人命运的无常。
“赤乌曾纪瑞,银杏敢兴妖”两句,运用典故,以赤乌象征吉祥,银杏则可能暗指某种不祥之兆,通过对比,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去与现在、理想与现实之间复杂情感的思考。
“照眼水名瀼,回头山忆尧”则是对周围环境的细腻观察,瀼溪的流水映入眼帘,山峦在回望中勾起对古代圣君的怀念,既展现了自然之美,也寄托了对历史的追思。
最后,“男儿四方志,宁惮蜀天遥”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作为男子汉,胸怀壮志,不畏惧远行的艰辛,即使面对遥远如蜀地的路途,也无所畏惧,展现出一种豪迈与坚韧的精神风貌。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个人经历、自然景色和历史文化的融合,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深沉的情感世界,同时也传递出一种积极向上、勇往直前的人生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