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送刘东山先生行边三首(其三)赏析

送刘东山先生行边三首(其三)

明 · 储巏
天骄未能绝,古人重守边。
刍粟既飞挽,士卒仍屯田。
何为肉食人,此法日弃捐。
兹行理军实,重见洪熙前。
吾闻塞下议,诏许司徒专。
得志贵一时,成功论百年。
丁宁诫边吏,中国方晏然。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储巏所作的《送刘东山先生行边三首(其三)》。诗中,作者表达了对古代边防政策的赞赏,认为天骄虽未绝迹,但坚守边疆的传统仍然重要。他提到军队不仅依赖粮草运输,还实行屯田制度,以自给自足。诗人批评当权者忽视了这些有效的边防策略,指责他们将这些传统弃之不顾。

诗中“兹行理军实,重见洪熙前”表达了对恢复从前良好边防措施的期待,提及洪熙年间可能是一个较好的管理时期。接着,诗人引用“塞下议”和“诏许司徒专”,暗示朝廷曾给予边疆官员一定的自主权。诗人强调,短期的成功不如长期的稳固,告诫边吏要谨慎行事,因为国家内部安宁(“中国方晏然”)才是关键。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比和劝诫,表达了对边防政策的深思和对边疆官员的期望,体现了储巏对于边防稳定和国家长远利益的关切。

词语解释

百年的意思:百年表示一百年的时间,也指很长时间。常用于形容事物的持久和历史悠久。...

边吏的意思:边境地区的官吏。《管子·问》:“问於边吏曰:小利害信,小怒伤义。” 唐 韩愈 《董公行状》:“尔之马岁至,吾数皮而归资。边吏请致詰也,天子念尔有劳,故下詔禁侵犯。” 明 张居正 《答蓟镇总督王鉴川言边屯》:“公图之皆已有绪,要在边吏着实奉行。” 清 方式济 《陇头水》诗:“田夫入城不隔宿,边吏年年在边地。”...

成功的意思:[释义](动)获得预期的结果,着重在完成,重大事业或一般事情都可以用。 [构成]动宾式:成|功 [例句]成功需要经过艰苦的努力。(作主语)取得成功。(作宾语)成功的道路有很多。(作定语)[同义]胜利[反义]失败...

刍粟的意思:刍粮。 宋 曾巩 《王中正种谔降官制》:“兵西出则近,而尔等东繇 绥德 回远之路,以疲士马,费芻粟,致功用不集。”《明史·杨博传》:“时 右衞 围六月,守将 王德 战亡,城中芻粟且尽,士死守无二心。”...

得志的意思:[释义](动)志愿实现(多指满足名利的欲望)。 [构成]动宾式:得|志 [例句]最近小张很得志;心情非常好。(作谓语)[同音]德治...

丁宁的意思:[释义](动)反复地嘱咐。也作叮咛。联绵式。一再~孩子早睡觉。(作谓语) [同音]耵聍、叮咛...

法日的意思:制度规定的日子。《元典章·礼部五·阴阳学》:“释春牛颜色,常以每年立春日为法日。”...

飞挽的意思:见“ 飞芻輓粟 ”。...

古人的意思:概述一:是指过去的人,随着时间向后的迁移,只要到人世间来过一趟的人都要成为古人。差别只在于时期或时代不同。二:是指过去的,在社会上有一定影响的名人。如:孔子,老子,李时珍,李白,杜甫,李清照。三:是指古人类,猿人。介于猿人与新人之间的人类。生存于一、二十万年以前,地质年代属更新世晚期,文化属旧石器时代中期——莫斯特期。最早引人注意的是1856年在德国杜塞尔多夫尼安德特河流域附近洞穴中发现的尼安德特人。所以人类发展的这个阶段又称为尼人阶段。古人的主要体质特征:脑容量很大,男女平均为1,440毫升;但脑的结构...

何为的意思:为什么,何故。《国语·鲁语下》:“今王死,其名未改,其众未败,何为还?”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归心》:“江河百谷,从何处生?东流到海,何为不溢?” 唐 韩愈 《琴操·履霜操》:“儿罪当笞,逐儿何为?” 清 侯方域 《壮悔堂记》:“余向为堂,读书其中,名之曰‘杂庸’。或曰:‘昔 司马相如 卖酒 成都 市,身自涤器,与庸保杂作。子何为其然?’”(1).干什么,做什么。用于询问。《后汉书·齐武王縯传》:“﹝ 刘稷 ﹞闻 更始 立,怒曰:‘本起兵图大事者, 伯升 兄弟也,今 更始 何为者邪?’” 唐 ...

军实的意思:◎ 军实 jūnshí(1) [army ordance and provisions]∶军队中的器械和粮食堕军实而长寇仇。——《左传·僖公三十二年》(2) [battle results]∶指战争中所俘获的东西...

弃捐的意思:(1).抛弃;废置。《战国策·秦策五》:“子曰:‘少弃捐在外,尝无师傅所教学,不习於诵。’”《淮南子·览冥训》:“弃捐 五帝 之恩刑,推厥 三王 之法籍。” 唐 胡适 《行路难》诗之一:“黄金如斗不敢惜,片言如山莫弃捐。” 章炳麟 《驳康有为论革命书》:“所谓圣明之主者,亦非远于人情者也,果能敝屣其黄屋,而弃捐所有以利汉人邪?”(2).特指士人不遇于时或妇女被丈夫遗弃。 汉 刘向 《<战国策>序》:“当此之时……重约结誓,以守其国,故 孟子 、 孙卿 儒术之士,弃捐於世;而游説权谋之徒,见贵於俗。” ...

肉食的意思:[释义](名)肉类食物。 [构成]偏正式:肉(食 [例句]采购些肉食。(作宾语)...

塞下的意思:边塞附近。亦泛指北方边境地区。《史记·高祖本纪》:“ 卢綰 与数千骑居塞下候伺,幸上病愈自入谢。” 唐 韩愈 《送水陆运使韩侍御归所治序》:“其冬,来朝,奏曰:得益开田四千顷,则尽可以给塞下五城矣。” 明 刘绩 《征妇词》:“君为塞下土,妾作山头石。” 陈去病 《出塞望蒙古》诗:“兵增不征讨,苦哉塞下民。”...

食人的意思:(1).侍候人。《庄子·应帝王》:“﹝ 列子 ﹞三年不出,为其妻爨,食豕如食人。” 陆德明 释文:“食,音嗣。”(2).供人食用。《荀子·富国》:“夫天地之生万物也,固有餘,足以食人矣。”...

士卒的意思:[释义](名)士兵。 [构成]并列式:士+卒 [例句]士卒当先。(作主语)...

守边的意思:守卫边境。《汉书·卢绾传》:“ 豨 少时,常称慕 魏公子 ,及将守边,招致宾客。”《后汉书·鲜卑传》:“守边之术, 李牧 善其畧。保塞之论, 严尤 申其要。” 唐 杜甫 《后出塞》诗之三:“古人重守边,今人重高勋。” 宋 苏轼 《次韵李端叔谢送牛戬鸳鸯竹石图》:“守边在得士,此语要而简。”...

司徒的意思:(1).官名。相传 少昊 始置, 唐 虞 因之。 周 时为六卿之一,曰地官大司徒。掌管国家的土地和人民的教化。 汉哀帝 元寿 二年,改丞相为大司徒,与大司马、大司空并列三公。 东汉 时改称司徒。历代因之, 明 废。后别称户部尚书为大司徒。 明 伊耕 《春怀》诗:“转输坐见司徒急,经略亲看相国行。” 清 孔尚任 《桃花扇·听稗》:“先祖太常,家父司徒,久树东林之帜;选诗 云间 ,征文 白下 ,新登復社之坛。” 王季思 注:“父名 恂 ,官至户部尚书。这职位大略和古代的司徒相近,因此称他作司徒。”参阅...

天骄的意思:[释义](名)汉朝人称匈奴单(chán)于为天之骄子,后来称历史上某些北方少数民族君主为天骄。 [构成]偏正式:天(骄 [例句]成吉思汗乃一代天骄。(作宾语)...

屯田的意思:◎ 屯田 túntián[have garrison troops or peasants open up wasteland and grow food grain] 利用戍卒或农民、商人垦殖荒地。汉以后历代政府沿用此措施取得军饷和税粮。有军屯、民屯和商屯之分...

下议的意思:(1).交给下面讨论。《史记·韩长孺列传》:“ 匈奴 来请和亲,天子下议。”(2).写下意见。《南史·齐纪上》:“﹝帝﹞因索笔下议,餘并注同。”...

行理的意思:(1).使人。即受命出使者。《左传·昭公十三年》:“行理之命,无月不至。” 杜预 注:“行理,使人通聘问者。”《国语·周语中》:“敌国宾至,关尹以告,行理以节逆之。” 韦昭 注:“行理,小行人也。” 章炳麟 《官制索隐》:“行人之官,某名曰使,亦或借理为之,《周语》云:‘行理以节逆之’是也。亦或借李为之,《左氏》云:‘行李之往来’是也。”参见“ 行李 ”。(2).行道践理。《管子·正第》:“能服信政,此谓正纪。能服日新,此谓行理。”《四游记·猴王得仙赐姓》:“猴王道:‘你是行理君子,但望你指教我神仙去处。...

晏然的意思:(1).安宁;安定。《庄子·山木》:“圣人晏然体逝而终矣!” 唐 王昌龄 《风凉原上作》诗:“海内方晏然,庙堂有奇策。” 严复 《原强》:“四海晏然,视邦国之颠危,犹 秦 越 之肥瘠。”(2).安适;安闲。《后汉书·方术传上·樊英》:“﹝樊英﹞虽在布衣之列,环堵之中,晏然自得。” 茅盾 《一个女性》四:“她学会了怎样在可憎的人前晏然谈笑。”(3).晴朗貌。 汉 荀悦 《汉纪·成帝纪四》:“天清晏然无云。”...

一时的意思:◎ 一时 yīshí(1) [period of time]∶一个时期此一时彼一时一时多少豪杰。——宋·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2) [for a sort while;temporary;momentary]∶短时间一时半刻一时纫。——《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一时从者千人。——清·邵长蘅《青门剩稿》(3) [at the same time]∶同一时候。一时收禽(一时:同时。禽:通“擒”。收禽:逮捕奸党)。——《后汉书·张衡传》一时皆下。——唐·李朝威《柳毅...

中国的意思:指中国这个国家,也可用来指中国的文化、历史和人民。...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