蓦山溪(其十一)
宋 · 无名氏
竹篱茆舍,底是藏春处。
玉蓓锁檀心,带黄昏、轻烟细雨。
神清骨莹,端似雪堂仙,临岁晚,傲寒威,寂寞江村住。
琼林阆苑,有信终归去。
冷暖笑凡情,辨南枝、北枝几许。
灵芳绝艳,知肯为谁容,东阁里,西湖畔,总与花为主。
玉蓓锁檀心,带黄昏、轻烟细雨。
神清骨莹,端似雪堂仙,临岁晚,傲寒威,寂寞江村住。
琼林阆苑,有信终归去。
冷暖笑凡情,辨南枝、北枝几许。
灵芳绝艳,知肯为谁容,东阁里,西湖畔,总与花为主。
注释
竹篱:竹编的篱笆。茆舍:茅草屋。
藏春:隐藏春天。
玉蓓:玉质的花苞。
檀心:花蕊。
神清骨莹:精神清爽,骨骼晶莹。
雪堂仙:比喻高洁的隐士。
傲寒威:不畏寒冷。
辨:分辨。
南枝:南方的树枝。
北枝:北方的树枝。
灵芳:灵秀的芳香花朵。
肯:愿意。
容:容纳。
东阁:古代官署中的东侧厅堂。
西湖畔:西湖边。
翻译
竹篱茅舍,隐藏着春天的何处。玉蕊紧闭檀香心,伴随着黄昏、轻烟和细雨。
神清骨秀,真如雪堂仙人,在年终时,面对严寒,独自居住在寂静的江村。
琼林仙境,终究会回归那里。
嘲笑世间的冷暖,分辨南枝与北枝又有多少差别。
灵秀芬芳,不知会为谁绽放,无论是东阁还是西湖边,都以花为主。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幽静的江村春景。开篇“竹篱茆舍,底是藏春处”即设定了一个隐蔽而宁静的空间,竹围和茅屋构成了一种简朴自然的生活境界,这里藏匿着春天的气息。
接着,“玉蓓锁檀心,带黄昏、轻烟细雨”用“玉蓓”比喻花朵,将其与“檀心”相结合,形象地表达了花朵含苞待放的生机。同时,诗人通过“黄昏”、“轻烟细雨”的描写,营造出一种淡远和朦胧的氛围,使得春意更加内敛而不张扬。
“神清骨莹,端似雪堂仙”则是对人物外貌的一种描绘,“神清骨莹”形容其气质超脱,宛如仙境中的仙子,而“端似雪堂仙”更突出了这种超凡脱俗的美感。
“临岁晚,傲寒威,寂寞江村住”表达了诗人面对年华匆匆、时光荏苒的感慨。在岁末的寂寞中,诗人依旧选择在这宁静的江村里居住,展现了一种超然物外的情怀。
“琼林阆苑,有信终归去”则是对未来的憧憬和期待。琼林、阆苑都是美好的地方,“有信终归去”表达了诗人对于美好事物的向往以及坚定的信念。
“冷暖笑凡情,辨南枝、北枝几许”通过对自然界冷暖变化的观察,以及对花枝南北方向的辨识,反映出诗人超脱世俗情感的态度,同时也蕴含了对生命和季节更迭的思考。
“灵芳绝艳,知肯为谁容”则是对美丽事物的一种赞叹。这里的“灵芳”、“绝艳”都是形容花朵的美丽,而“知肯为谁容”则是在探讨这种美丽究竟是为了谁而存在。
最后,“东阁里,西湖畔,总与花为主”描绘了诗人在不同空间中与花相处的情景。“东阁里”、“西湖畔”构成了一种流动的画面,而“总与花为主”则表明了诗人对于美好事物的专注和热爱。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超脱尘世、追求美好的情怀,同时也反映出了诗人对于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