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洛阳城
唐 · 李郢
胡兵一动朔方尘,不使銮舆此重巡。
清洛但流呜咽水,上阳深锁寂寥春。
云收少室初晴雨,柳拂中桥晚渡津。
欲问升平无故老,凤楼回首落花频。
清洛但流呜咽水,上阳深锁寂寥春。
云收少室初晴雨,柳拂中桥晚渡津。
欲问升平无故老,凤楼回首落花频。
拼音版原文
注释
胡兵:指敌军。銮舆:皇帝的车驾。
重巡:频繁的巡游。
清洛:清澈的洛河。
上阳:上阳宫,古代宫殿名。
寂寥:寂静冷清。
少室:山名,位于河南。
晴雨:雨后的晴天。
晚渡津:傍晚的渡口。
升平:太平盛世。
故老:年长而有经验的人。
凤楼:皇宫中的楼阁。
翻译
一旦胡兵起战事,北方立即扬起战尘,皇帝的车驾不再轻易巡游。清澈的洛河只听见悲伤的流水声,上阳宫深锁其中,春天也显得孤寂冷清。
雨后少室山云雾散去,阳光初照,傍晚时分,柳树轻拂过桥,渡口人稀。
想要询问太平盛世的情况,却无故老之人可寻,只能在凤楼上频频回望,花落纷纷。
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战争与和平交替的诗歌,通过对比战乱与安宁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于久远和平生活的怀念。
胡兵一动朔方尘,这句话直接点出了边疆的战事,一旦胡人的军队有所行动,就会扬起漫天的尘土,象征着战争的到来。"不使銮舆此重巡"则表明了战争的频繁,使得皇帝的车驾不得不再次巡视边疆,这是对国力消耗和民生疾苦的一种隐喻。
接下来的"清洛但流呜咽水,上阳深锁寂寥春",则描绘了一个安宁而又略显凄凉的景象。洛河的水清澈见底,只有轻微的呜咽声响起;上阳(可能指的是皇宫某个地方)却被深深锁住,春天的气息也因此变得寂静而孤独。这两句通过对比,更突出了战争带来的隔绝和荒凉。
"云收少室初晴雨,柳拂中桥晚渡津"一段,则是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云雾散去后露出的一处简陋的居所,刚好遇见初晴后的细雨;以及在一座桥上,柳絮轻拂,人们在傍晚时分匆忙渡河。这两句生动地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界变化的观察,以及对平凡生活场景的捕捉。
最后,"欲问升平无故老,凤楼回首落花频"一段,则是诗人的情感流露。诗人想要询问长久的和平是否如同古时那般,但却找不到那些经历过盛世的老者来确认。"凤楼回首落花频"则是一种无奈与哀愁,凤凰楼上的景色每次回头看的时候,都不禁对着纷纷扬扬的落花感慨万分。
这首诗通过对战争与和平、动乱与安宁的对比,以及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久远和平生活的深切怀念,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于历史变迁、世事无常的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