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五河县孙驿丞行简秋凉感怀诗韵(其一)
明 · 郑真
远碧亭前翠竹幽,多情谁为数诗筹。
云霄指点无多路,淮海从容一半秋。
客骑鸣鸾行复止,官船挝鼓去如流。
登高好寄孙公赋,消得吾生万斛愁。
云霄指点无多路,淮海从容一半秋。
客骑鸣鸾行复止,官船挝鼓去如流。
登高好寄孙公赋,消得吾生万斛愁。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秋时节,诗人与友人孙驿丞在五河县共同感怀的情景。首句“远碧亭前翠竹幽”,以碧绿的亭台和幽静的翠竹作为背景,营造出一种清雅脱俗的氛围。接着,“多情谁为数诗筹”一句,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感,以及对诗歌创作的期待。
“云霄指点无多路,淮海从容一半秋”两句,运用了象征手法,将人生之路比作云霄之上的道路,既遥远又充满未知;而“淮海从容一半秋”则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更迭,同时也蕴含着一种淡然处世的态度。
“客骑鸣鸾行复止,官船挝鼓去如流”描绘了友人分别时的场景,客人的马蹄声与鸾鸟的鸣叫交织在一起,显得既深情又略带伤感;而官船的鼓声则如同流水一般,快速而坚定地向前行进,象征着生活的节奏和前进的方向。
最后,“登高好寄孙公赋,消得吾生万斛愁”表达了诗人希望借助诗歌来寄托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同时通过创作来排解内心的愁绪。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友情的珍视,也有对生活的深刻感悟,展现了明代文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人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