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诸葛行之
宋 · 孙应时
相看各华发,旧学更何疑。
世事几反覆,人生半别离。
忍穷真有味,知命欲谁欺。
我学陶元亮,君师荣启期。
世事几反覆,人生半别离。
忍穷真有味,知命欲谁欺。
我学陶元亮,君师荣启期。
拼音版原文
注释
相看:相互看着。华发:白发。
旧学:过去的学问。
何疑:还有什么疑惑。
世事:世间的事情。
反覆:反复无常。
半别离:大半是离别。
忍穷:忍受贫穷。
真有味:确实有趣味。
知命:明白命运。
欺:欺骗。
陶元亮:陶渊明(字元亮)。
君:你。
师:以...为师。
荣启期:古代贤人,以长寿和乐观著称。
翻译
彼此相望都是白发,过去的学问还有什么疑惑。世事变化无常,人生中已有一半是离别。
忍受贫穷自有其乐趣,明白命运又能欺骗谁呢。
我学习陶渊明的淡泊,你以荣启期为师,追求智慧和宁静。
鉴赏
此诗乃宋代孙应时所作,名为《和诸葛行之》。诗中流露出一种超脱世俗、淡泊明志的哲学思考。
"相看各华发,旧学更何疑"表达了对传统学问的坚守与信仰,认为古人的智慧值得现代人去学习和遵循,不应轻易怀疑。
"世事几反覆,人生半别离"则描绘了世间变迁、人生的无常与分离。诗人通过这两句表达了对世事无常的感慨,同时也隐含着对人生苦短的深刻体会。
"忍穷真有味,知命欲谁欺"显示了一种面对贫困时仍能自得其乐、洞察生命真谛而不为虚幻所迷惑的心态。诗人在此表达了自己的生活哲学,即在逆境中寻找到真正的快乐。
最后两句"I学陶元亮,君师荣启期"则是诗人将自己比作唐代诗人陶渊明和元稹,以示对自然、对生命纯粹态度的追求,同时也表达了对友人的敬仰之情。这里的“君”指的是诸葛行,诗人通过这样的比较,既肯定了自己的文学追求,也表达了对朋友的尊重和期待。
整首诗流露出一种超然物外、自在飞花的生活态度,同时也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