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居避难六首(其一)
宋 · 陈著
三十六风轮,清磨万古人。
军兴山胜市,岁歉富齐贫。
破絮身饶垢,乾粮舌费津。
吾生不足问,世事入长颦。
军兴山胜市,岁歉富齐贫。
破絮身饶垢,乾粮舌费津。
吾生不足问,世事入长颦。
注释
风轮:古代的一种水力或风力驱动的机械,用来研磨谷物等。军兴:战争时期,军队动员。
岁歉:收成不好,饥荒之年。
乾粮:干燥不易腐烂的食物,常指军粮。
长颦:长久的皱眉,形容愁苦或忧虑深重。
翻译
三十六个风车转动,磨砺着万古的时光。战时山中的市集热闹非凡,丰收之年富者与贫者差距缩小。
穿着破烂的人身上满是尘垢,干粮在口却难以咽下。
我的一生不值一提,世间纷扰如同长久的皱眉。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著的《山居避难六首(其一)》。诗中以"三十六风轮"开篇,形象地描绘了山居环境中的自然景象,可能是指山间的风声如同转动的三百六十个风车,清新而宁静。接下来的"清磨万古人"则寓言般地表达了岁月的流转和历史的沉淀,仿佛时间在山间被轻轻磨砺。
"军兴山胜市"一句,反映了战乱时期山居生活的独特性,即使在动荡不安的年代,山中的宁静也显得尤为珍贵,犹如一个与世隔绝的胜境。"岁歉富齐贫"则揭示了社会现实的不公,丰收的年景并未带来普遍的富裕,反而加剧了贫富差距。
"破絮身饶垢,乾粮舌费津"两句,通过个人生活的细节描写,展现了诗人自身的艰辛,衣衫破旧,食物匮乏,生活困苦。然而,诗人并不直接诉说自己的苦难,而是以"吾生不足问"表达出对自身命运的淡然,认为个人的遭遇微不足道。
最后,"世事入长颦"以深沉的叹息收尾,诗人感叹世事沧桑,人间疾苦,流露出对世间纷扰的深深忧虑和无奈。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深沉,展现出诗人面对艰难生活的坚韧和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