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罗畴老故居有感二首(其二)
宋 · 李纲
一别那知生死分,乱离重到德公门。
雷张莲社旧同约,询惠沧洲徒有言。
江海凄凉人已远,园林萧瑟剑空存。
我来痛恨匆匆去,宿草无因奠一樽。
雷张莲社旧同约,询惠沧洲徒有言。
江海凄凉人已远,园林萧瑟剑空存。
我来痛恨匆匆去,宿草无因奠一樽。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纲所作的《过罗畴老故居有感二首(其二)》。诗中表达了诗人对故友罗畴老的深切怀念与感慨。
首句“一别那知生死分”,诗人感叹与友人分别后,未知命运如何,生死难料,流露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感。接着“乱离重到德公门”,描述了在战乱离散中再次来到友人的故居,心中充满了复杂的情感。
“雷张莲社旧同约”一句,提到了古代文人雅集的场景,暗示了诗人与友人曾有过共同的志趣和友谊,如同雷张莲社中的文士一般,共享文学之乐。然而,“询惠沧洲徒有言”则表达了对友人如今不在人世的遗憾,只能徒留话语,无法再与之交流。
“江海凄凉人已远”描绘了友人远离人世后的凄凉景象,江海象征着广阔的世界,而“人已远”则强调了友人的离去,给人以深深的哀伤。“园林萧瑟剑空存”则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荒凉,友人的故居虽依旧存在,但已失去了往日的生机,如同一把空剑,失去了主人的光芒。
最后,“我来痛恨匆匆去,宿草无因奠一樽”表达了诗人对未能及时探望友人、未能在友人墓前献上一杯酒的遗憾和痛心。这里的“宿草”指的是墓地上的草,象征着友人已长眠地下,再也无法接受人间的祭奠。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生动的意象运用,展现了诗人对逝去友人的深深怀念和对生命无常的感慨,体现了深厚的人文关怀和对友情的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