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送徐州李从事商隐
唐 · 薛逢
晓乘征骑带犀渠,醉别都门惨袂初。
莲府望高秦御史,柳营官重汉尚书。
斩蛇泽畔人烟晓,戏马台前树影疏。
尺组挂身何用处,古来名利尽丘墟。
莲府望高秦御史,柳营官重汉尚书。
斩蛇泽畔人烟晓,戏马台前树影疏。
尺组挂身何用处,古来名利尽丘墟。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征骑:清晨出行的骑兵。犀渠:犀牛角装饰的腰带,象征地位或财富。
莲府:古代官署名,比喻朝廷高位。
秦御史:秦朝的御史,代表权威。
柳营:汉代军队驻地,比喻军中的职位。
汉尚书:汉代高级官员,尚书省的长官。
斩蛇泽畔:指陈胜吴广起义的地点,象征革命或起义。
戏马台:古代建筑,此处可能象征历史遗迹。
尺组:古代官衔的象征,形容微小的官职。
丘墟:废墟,表示名利最终的消亡。
翻译
清晨骑马出行,佩戴着犀角装饰的腰带,醉酒后离开京都,心中满是离别的哀伤。在朝廷中,莲府的地位崇高,如同秦御史的威严,而柳营的官员身份尊贵,犹如汉尚书的权力。
在斩蛇起义的地方,晨曦中人烟稀疏,戏马台前的树木稀疏疏落,显得孤独。
身上挂着的小小官职有何用处?自古以来,名利之地最终都化为废墟。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薛逢的作品,名为《送别》。诗中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人物行动的描述,展现了送别时的愁苦情绪以及对友人的深厚感情。
"晓乘征骑带犀渠,醉别都门惨袂初。" 这两句描写早晨启程的场景,征骑带着犀牛形状的水囊,映射出行军的艰辛和远离故土的孤独感。"醉别"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依依不舍,以及酒宴中难以割舍的情感。
"莲府望高秦御史,柳营官重汉尚书。" 这两句提及了莲府和柳营,暗示着送别的地点以及官职的尊贵。这也反映出诗人对朋友地位的敬仰,同时通过历史人物的引用,增强了诗歌的历史感和深度。
"斩蛇泽畔人烟晓,戏马台前树影疏。" 这两句描绘了清晨的人间景象,斩蛇者(古代将领)在沼泽边行进,人烟渐起,同时诗人提到了戏马场前的稀疏树影,通过这些生动的画面,传达了送别时的寥落感和对自然界的观察。
"尺组挂身何用处,古来名利尽丘墟。" 最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功名利禄的反思,认为这些世间的荣耀如同挂在身体上的装饰,最终都化为尘土。
整首诗通过送别的情境,表达了诗人对于友情、荣誉以及生命无常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