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作内词(其二)
韎韐戎衣朱鬣马,不知若个是官家。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宜春苑中的奢华景象。"宜春苑里日初斜",通过描绘日落时分的宜春苑,渲染出一种宁静而慵懒的氛围。"三百妖童校丽华",以三百俊美的少年与华丽的丽华为衬托,展现出苑中人物的青春活力和富丽堂皇。
"韎韐戎衣朱鬣马",这里的"韎韐"指的是装饰华丽的战甲,"朱鬣马"则是指披着红色鬃毛的骏马,进一步强化了贵胄子弟的豪奢气派。然而,诗人却以疑问句"不知若个是官家"收尾,暗示在这一片繁华背后,究竟哪个才是真正的权贵?这种反问透露出对权贵生活的质疑和对身份认同的探询,使得诗歌不仅仅停留在表面的奢华描绘,更富含深意。袁宏道作为明代文人,他的作品常常带有对世俗生活的观察和对人性的思考,这首诗也不例外。
词语解释
个是的意思:这是。 唐 寒山 《诗》之一八八:“饱食腹膨脝,箇是痴顽物。” 宋 杨万里 《过虎头矶》诗:“ 真阳峡 里君须记,箇是 瞿塘 灧澦堆 。” 清 曹寅 《柳村画荷花长幅戏题》诗之三:“箇是 吴 儂説 吴 好, 莫愁湖 畔 石头城 。”...
官家的意思:◎ 官家 guānjiā(1) [emperor]∶天子(2) [the government]∶指朝廷、官府(桓温)于北方得一巧作老婢,乃 刘越石( 琨)妓女。一见 温入,潜然而泣, 温问其故,答曰:“官家甚似 刘司空。”——《太平御览·裴氏语林》(3) (按:“潜”是否为“潸”之误)(4) [official]∶尊称作官的人自此光阴为己有,从前日月属官家。——唐· 白居易《喜星郡》...
丽华的意思:华丽。 唐 万楚 《五日观妓》诗:“ 西施 谩道浣春纱, 碧玉 今时鬭丽华。” 清 袁于令 《西楼记·倦游》:“冰魂玉魄果无瑕,不向东风鬭丽华。”...
戎衣的意思:◎ 戎衣 róngyī[military uniform] 军服、战衣...
若个的意思:(1).哪个。可指人,亦可指物。 唐 东方虬 《春雪》诗:“不知园里树,若箇是真梅?” 宋 杨万里 《和段季承左藏惠》之三:“阿谁不识珠将玉,若箇关渠风更骚?” 明 陈铎 《山坡羊·怨别》套曲:“灯儿照破人儿梦,梦遶 巫山 若个峯?” 刘国钧 《饯春词》:“若个多情解相忆,征鞍还带落花飞。”(2).何处。 唐 贾岛 《盐池院观鹿》诗:“ 条峯 、 五老 势相连,北鹿来从若箇边。” 宋 赵长卿 《菩萨蛮·初冬》词:“若个是乡关?夕阳西去山。” 清 赵翼 《中秋夕感作》诗:“一家依旧团圞月,怜汝孤魂若箇边?”...
三百的意思:《论语·为政》:“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刑昺 疏:“按今《毛诗序》凡三百一十一篇,内六篇亡,今其存者有三百五篇,今但言三百篇,故曰篇之大数。”后以“三百”指代《诗经》。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明诗》:“三百之蔽,义归无邪。” 清 姚鼐 《<敦拙堂诗集>序》:“文士得三百之义者,莫如 杜子美 。”参见“ 三百篇 ”。...
妖童的意思:亦作“ 妖僮 ”。1.美少年。多指男色。 汉 仲长统 《昌言·理乱》:“妖童美妾,填乎綺室。” 唐 卢照邻 《长安古意》诗:“妖童宝马铁连钱,娼妇盘龙金屈膝。” 明 沉德符 《野获编·兵部·边材》:“每出游猎,骏骑连翩。妖童执丝簧,少妇控弓弩。” 清 孙鼎臣 《凌丰叔哀辞》:“所至妖僮曼姬,丝竹杂进。”(2).邪恶的小子。对兴兵作乱者或侵略者的蔑称。 唐 刘禹锡 《平蔡州》诗之三:“妖童擢髮不足数,血污城西一抔土。” 清 朱琦 《狼兵收宁波失利书愤》诗:“妖童喷雾作狡獪,截江拦杀火又起。”...
宜春的意思:(1).适宜于春天;适应春天。 唐 施肩吾 《春日餐霞阁》诗:“洒水初晴物候新, 餐霞阁 上最宜春。” 后蜀 阎选 《八拍蛮》词:“憔悴不知缘底事,遇人推道不宜春。” 郁达夫 《将之日本别海裳》诗之三:“知儂棹向 吴江 过,托买宜春半幅裳。”(2).指 宜春宫 。《文选·司马相如<上林赋>》:“蹷 石闕 ,歷 封峦 ,过 鳷鹊 ,望 露寒 ,下 棠棃 ,息 宜春 。” 郭璞 注:“ 宜春 ,宫名,在 渭 南 杜县 东。”《汉书·东方朔传》:“北至 池阳 ,西至 黄山 ;南猎长 杨 ,东游 宜春 。” ...
朱鬣的意思:(1).马的红色颈毛。《山海经·海内北经》:“﹝ 犬封国 ﹞有文马,縞身朱鬣,目若黄金,名曰吉量。” 唐 王绩 《无心子传》:“昔者 蜚廉氏 有二马,一者朱鬣白毳、龙骼凤臆。” 元 张宪 《二月八日游皇城西华门外观嘉拿弟走马歌》:“潜蛟双綰玉抱肚,朱鬣分毛散红雾。”(2).神马名。《后汉书·舆服志上》:“白马者,朱其髦尾为朱鬣云。” 南朝 梁简文帝 《马宝颂序》:“是以天不爱道,白马嘶风,王泽効祥,朱鬣降祉。” 南朝 梁 孙柔之 《瑞应图·白马朱鬣》:“明王在上,则白马朱鬣至。”(3).红色的背...
宜春苑的意思:(1).古代苑囿名。 秦 时在 宜春宫 之东, 汉 称 宜春下苑 。即后所称 曲江池 者。故址在今 陕西 长安县 南。《史记·秦始皇本纪》:“以黔首葬 二世 杜 南 宜春苑 中。”《艺文类聚》卷三引 北周 庾信 《春赋》:“ 宜春苑 中春已归, 披香殿 里作春衣。”《史记·司马相如列传》“还过 宜春宫 ” 张守节 正义引 唐 李泰 等《括地志》:“ 秦 宜春宫 在 雍州 万年县 西南三十里, 宜春苑 在宫之东, 杜 之南。” 唐 马怀素 《奉和立春游苑迎春应制》诗:“仙舆暂下 宜春苑 ,御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