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山白云卷为卞千户题
明 · 施敬
梁山云气行如马,亲庭正在云之下。
十年远宦隔天涯,日日瞻云泪盈把。
白云可望亲不逢,此心每与云俱东。
人生有亲不能养,金章压肘轻如蓬。
白云不定飞还止,堂上慈亲念游子。
几时路指梁山云,萱草花前奉甘旨。
十年远宦隔天涯,日日瞻云泪盈把。
白云可望亲不逢,此心每与云俱东。
人生有亲不能养,金章压肘轻如蓬。
白云不定飞还止,堂上慈亲念游子。
几时路指梁山云,萱草花前奉甘旨。
鉴赏
这首诗以“梁山云气行如马”开篇,描绘了云彩在山间飘动的景象,象征着诗人对远方亲人深切的思念。接着,“亲庭正在云之下”,表达了诗人对家人的挂念,仿佛亲人就在那片云下,却遥不可及。十年的宦游生涯,使诗人与家人相隔天涯,每日只能仰望白云,泪水盈眶,情感真挚而深沉。
“白云可望亲不逢,此心每与云俱东”,进一步深化了诗人对亲人的思念之情,即使白云可望,但亲人却未能相见,诗人的心随着白云向东飘荡,寄托了对家人的深深思念。接下来,“人生有亲不能养,金章压肘轻如蓬”,诗人感叹自己因仕途奔波,无法尽孝于父母,官职的荣耀在内心深处却如同轻飘的蓬草,毫无重量感,表达了对未能尽孝的遗憾和自责。
最后,“白云不定飞还止,堂上慈亲念游子”,白云的不定性,象征着诗人漂泊不定的生活,而家中慈祥的母亲,总是思念着在外游子的归来。诗人渴望能早日回到家乡,与母亲团聚,享受天伦之乐。“几时路指梁山云,萱草花前奉甘旨”,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期盼,希望有一天能踏上归途,与母亲在萱草花前共享美食,尽孝道。
整首诗情感丰富,通过描绘云彩的动态与静态,以及诗人内心的波动,生动地展现了对家人的思念与对亲情的珍视,体现了明代文人对于家庭伦理和社会责任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