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北园杂咏十首(其七)赏析

北园杂咏十首(其七)

宋 · 陆游
短筇行乐出柴荆,雪意阑珊却变晴。
林际已看春雉起,屋头还听岁猪鸣。

注释

短筇:短竹杖。
行乐:出行游玩。
柴荆:柴门。
雪意阑珊:雪快要停了。
却变晴:天气转晴。
林际:树林边缘。
春雉:春天的野鸡。
屋头:屋檐下。
岁猪鸣:年终祭祀时杀猪的声音。

翻译

手持短竹杖出行寻乐,踏出柴门迎接雪后初晴。
树林边缘已能见到春雉飞起,屋檐下还能听见年终祭祀的猪叫声。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的《北园杂咏十首》中的第七首,描绘了诗人拄着简陋的竹杖外出游玩,享受田园乐趣的情景。首句“短筇行乐出柴荆”中,“短筇”指的是简短的竹杖,形象地展现了诗人轻松漫步的姿态;“柴荆”则代指简朴的农舍,透露出诗人生活的质朴与自然。接下来的“雪意阑珊却变晴”描绘了天气的变化,原本残存的雪意逐渐消散,阳光透出,转为晴朗,寓意着冬去春来,生机盎然。

“林际已看春雉起”写的是诗人行至树林边,已经能见到春天的野鸡振翅飞翔,这是春天来临的生动信号。“屋头还听岁猪鸣”则进一步描绘了乡村生活,屋檐下传来猪年的最后一声声鸣叫,象征着新旧交替,充满浓厚的农耕文化气息。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观察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季节更替的敏锐感知,体现了陆游诗歌中常见的闲适与乐观之情。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