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石苍舒喜雨
三农失岁事,嗷嗷嗟艰食。
宸心动恻怛,祠祷驰星驿。
张图绘玄龟,探穴求苍蜴。
荒潭几挈瓶,方坛徒舞觋。
神龙忽应求,飞洒自前夕。
荡涤六合清,万物湔蒸疫。
阴阳有沴气,备禦须多术。
圣人不罪岁,能助天地力。
风流仍叔诗,宣王中兴日。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元祐:宋哲宗赵煦的年号。丁卯:干支纪年法中的一个组合。
祠祷:祭祀祈祷。
玄龟:古代神话中的吉祥物。
荒潭:荒废的池塘。
方坛:方形的祭坛。
神龙:象征祥瑞的龙。
六合:天地四方。
阴阳:中国古代哲学概念,代表天地、刚柔等对立统一。
宣王:周朝的君主,以中兴国运著名。
翻译
元祐年间一个旱年的春天,烈日晒得地面通红。农事全无收成,人们饥饿哀号,生活艰难。
皇帝心中忧虑,急忙派人祭祀祈祷,星夜传送祈愿。
绘制图像,寻找神秘的玄龟和苍蜥,以求神灵庇佑。
在荒凉的池塘边,人们提着水瓶,徒劳地举行巫术仪式。
神龙似乎回应了祈求,在夜晚降下甘霖。
这场雨洗净了天地,万物从瘟疫中复苏。
阴阳之气失调,需要采取多种方法防御。
圣人不会怪罪年景,而是助力天地自然之力。
这情景就像周宣王中兴时的风流佳话。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旱时节的艰辛景象,展现了农人对雨水的渴望以及君主对于百姓疾苦的关怀。诗中以生动的笔触勾勒出自然界的干涸与生命的枯萎,以及人们对雨水的迫切期盼。
"元祐丁卯春,旱日透地赤"一句,直接点出了时节背景,是一个春天,却因连绵不断的旱日而使大地变得赤红如火。紧接着的"三农失岁事,嗷嗷嗟艰食"则表达了农业生产受到了严重影响,农人因此而饥饿困顿。
君主对于百姓的疾苦有着深切的感受,这在"宸心动恻怛,祠祷驰星驿"中得以体现。"张图绘玄龟,探穴求苍蜴"一句,生动地描写了人们为了获取雨水而进行的一系列迷信活动,如画龙引雨、寻找能够招风引雨的神兽等。
然而,这些努力并未能立即带来希望,只有"荒潭几挈瓶,方坛徒舞觋"的无奈和虚幻。终于,在"神龙忽应求,飞洒自前夕"中,雨水降临了,像是天地间的一股清流,为干涸的大地带来了新生。
"荡涤六合清,万物湔蒸疫"一句,形象地描述了雨水洗净大地、滋养万物的景象,而"阴阳有沴气,备禦须多术"则是对自然界中阴阳变化和人为努力之间关系的一种认识。
结尾的"圣人不罪岁,能助天地力"表达了诗人对于理想君主的崇高期望,即便是在自然灾害面前,也能够以智慧和勇气协助天地,减轻百姓之苦。而最后两句"风流仍叔诗,宣王中兴日"则是对历史上那些有贡献于国、能带来盛世的君主的一种缅怀与颂扬。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细节描写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界变化以及人类社会命运的深邃思考,同时也表现出了对理想政治状态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