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李奂山人隐居
宋 · 文同
多暇无所适,故来寻隐君。
搴开压屋树,触散拥门云。
状貌不妨古,言谈何太文。
令人重高趣,归去每斜曛。
搴开压屋树,触散拥门云。
状貌不妨古,言谈何太文。
令人重高趣,归去每斜曛。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多暇:闲暇。无所适:无事可做。
隐君:隐居的朋友。
搴开:推开。
压屋树:遮挡房屋的树木。
触散:驱散。
状貌:外貌。
不妨古:不减古风。
言谈何太文:言谈举止十分文雅。
令人:让人。
重:敬佩。
高趣:高尚情趣。
归去:离开。
每:每次。
斜曛:夕阳西下。
翻译
我闲暇无事,特来寻找你这位隐居的朋友。推开遮挡房屋的树木,驱散围绕门口的云雾。
你的外貌不减古风,言谈举止却十分文雅。
你的高尚情趣让人敬佩,每次离开都是夕阳西下时分。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访问隐逸之士的场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对自然和隐逸生活的向往。开篇“多暇无所适”表达了诗人闲暇时光寻访知己的情怀,“故来寻隐君”则明示了访问的目的。
接着,“搴开压屋树,触散拥门云”生动地描绘了诗人到达隐逸之士居所的情景。这里的“搴开”和“触散”展示了诗人的亲切与自然的交融,以及他对环境的细心观察。
“状貌不妨古,言谈何太文”一句表明,无论是隐逸之士的外貌还是言谈,都令人想起古代的风范和高雅。这里“不妨”意味着达到或不逊色于古人,“何太文”则强调了对话的深邃与典雅。
最后,“令人重高趣,归去每斜曛”表达了诗人在访问过程中获得的精神享受。这里“重高趣”指的是心灵上的共鸣和愉悦,“归去每斜曛”则描绘了诗人离开时那渐渐西沉的阳光,隐喻着时间的流逝。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环境与人物交往的细腻描写,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追求精神寄托的生活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