睢阳双忠庙诗
宋 · 张方平
烈士趋死易,黜己下人难。
况乃持柄位,而当功名间。
天宝唐中圮,大盗起幽蓟。
伐鼓倾中州,意有摧枯易。
桓桓许公远,持节睢阳郡。
孤垒扼贼冲,攻急势危窘。
张公何壮哉,雍丘以众来。
誓将同忠义,分持虏羹杯。
慷慨二丈夫,感诺明悲吁。
对举两手起,力与扶中区。
空郊乘垝垣,赋锋四周攒。
万夫齐一心,就死无悔颜。
夫岂威令使,化公心如丹。
兵尽粮饷绝,重围气逾烈。
龙枯无一勺,虎腾坠穷穴。
帐下万金士,霁云特雄杰。
乞师贺兰府,啮指如枯檗。
七日哭秦庭,何谢楚臣节。
邻藩救不来,呱呱守埤哀。
天胡不我吊,竟使孤城摧。
沈痛数忠良,委骨鲸与豺。
王师遂破贼,天王归京国。
持久全江淮,实由二公力。
遗烈在宋人,食公河之津。
我闻唐天子,命远守宋民。
张公何为者,单车投远舍。
开门授之柄,引己出其下。
张公仁且英,节义无与程。
但初无睢阳,此功将安成。
顾岂沮大节,而下张公名。
意欲觉后来,知人为贤明。
况乃持柄位,而当功名间。
天宝唐中圮,大盗起幽蓟。
伐鼓倾中州,意有摧枯易。
桓桓许公远,持节睢阳郡。
孤垒扼贼冲,攻急势危窘。
张公何壮哉,雍丘以众来。
誓将同忠义,分持虏羹杯。
慷慨二丈夫,感诺明悲吁。
对举两手起,力与扶中区。
空郊乘垝垣,赋锋四周攒。
万夫齐一心,就死无悔颜。
夫岂威令使,化公心如丹。
兵尽粮饷绝,重围气逾烈。
龙枯无一勺,虎腾坠穷穴。
帐下万金士,霁云特雄杰。
乞师贺兰府,啮指如枯檗。
七日哭秦庭,何谢楚臣节。
邻藩救不来,呱呱守埤哀。
天胡不我吊,竟使孤城摧。
沈痛数忠良,委骨鲸与豺。
王师遂破贼,天王归京国。
持久全江淮,实由二公力。
遗烈在宋人,食公河之津。
我闻唐天子,命远守宋民。
张公何为者,单车投远舍。
开门授之柄,引己出其下。
张公仁且英,节义无与程。
但初无睢阳,此功将安成。
顾岂沮大节,而下张公名。
意欲觉后来,知人为贤明。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张方平所作的《睢阳双忠庙诗》,通过描绘许远和张巡两位英雄在睢阳城坚守抗敌的故事,展现了他们英勇无畏、忠诚报国的精神风貌。诗中不仅赞扬了两位英雄的壮烈牺牲,也表达了对当时朝廷决策的反思,以及对后世的警示。
诗的开头便以“烈士趋死易,黜己下人难”两句,点出了英雄们面对死亡的坦然与自我谦逊的高尚品质。接着,诗人描述了安史之乱时期,许远作为睢阳郡守,面对强敌,坚守孤城,直至力竭粮绝,最终壮烈牺牲的英勇事迹。随后,诗中又提到张巡,他率领士兵,与许远共同抵抗敌人,即使面临绝境,仍誓死捍卫国家尊严,表现了极高的忠诚与勇气。
诗中还提到了张巡在被任命为睢阳郡守时,主动谦让于许远,体现了他的仁德与谦逊。尽管如此,张巡并未因此而失去建功立业的机会,而是通过自己的智慧与勇气,与许远一起完成了保卫国家的使命。诗的最后,诗人表达了对这两位英雄的深切怀念,并希望后人能从他们的故事中学习到忠诚、勇敢与谦逊的美德。
整首诗情感饱满,语言凝练,通过对历史事件的生动描绘,展现了中国古代英雄人物的光辉形象,同时也蕴含了对人性、道德与国家责任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