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帘闻歌
明 · 高启
叶逐散声飞,湘云隔妓衣。
谁能偷卷看,认是小丛非。
谁能偷卷看,认是小丛非。
拼音版原文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微妙的画面。诗人通过"叶逐散声飞",暗示了歌声的轻盈与飘逸,仿佛随着落叶的旋律在空气中飘荡。"湘云隔妓衣"则运用了比喻,将歌声比作湘江上的云雾,隔着舞妓的衣裳,营造出一种若隐若现、朦胧迷离的效果。
"谁能偷卷看"这一句,诗人巧妙地表达了对歌声的好奇和渴望,想象着有人偷偷地想要一窥究竟,试图透过那层轻纱般的歌声,辨识出究竟是哪位佳人所唱。"认是小丛非"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猜测,暗示了歌者可能来自某个特定的群体或圈子,增加了诗歌的意境。
整体来看,这首《隔帘闻歌》以细腻的笔触,通过听觉形象,展现了歌者的技艺与神秘感,以及诗人对美的欣赏和追求。高启的诗才在这首短诗中得到了体现,让人回味无穷。
词语解释
妓衣的意思:《梁书·夏侯亶传》:“﹝ 亶 ﹞晚年颇好音乐,有妓妾十数人,并无被服姿容。每有客,常隔帘奏之,时谓帘为 夏侯 妓衣也。”后因以“妓衣”称遮隔女乐的帘子。 唐 陆龟蒙 《帘》诗:“逆风障燕寻常事,不学人前当妓衣。”...
散声的意思:音乐术语。弦乐器不按弦弹之,发音最低,谓之“散声”。 唐 王建 《霓裳词》:“弟子部中留一色,听风听水作《霓裳》;散声未足重来授,直到牀前见上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