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九月三十感恩赏析

九月三十感恩

当代 · 姚佳
愿吾来世得菩提,相好光明物与齐。
身似琉璃昭世界,炽然一切到泥犁。
愿吾来世得菩提,功德巍巍善业栖。
焰网庄严过日月,随心所趣被烝黎。
愿吾来世得菩提,智慧无边觉醉迷。
不乏道粮于受用,众生莫令望云霓。
愿吾来世得菩提,皆以大乘安立之。
悉令声闻和独觉,直驱无上究乎而。
愿吾来世得菩提,三聚梵行随处宜。
一应俱全无毁戒,远离恶趣共扶持。
愿吾来世得菩提,清净闻名一解颐。
黠慧端庄离下劣,诸根完具现威仪。
愿吾来世得菩提,贫病无医芳以饴。
名号一经其耳矣,资粮具足解笑眉。
愿吾来世得菩提,转女成男自可跻。
百恶女身休逼恼,闻名皆得渡柔荑。
愿吾来世得菩提,引摄归于正见知。
恶见稠林普解脱,出魔罥网證莲池。
愿吾来世得菩提,牢狱之灾悉别离。
福德威神予大力,悲愁煎逼不相随。
愿吾来世得菩提,饮食无忧雨露施。
饥渴休教成恶业,受持法味畅淋漓。
愿吾来世得菩提,上妙衣裳盖八维。
日月光华糺漫漫,华鬘鼓乐待风披。
伏随三千世界诚虔乞,人天一切有情常照拂。
倾心十二愿王大教主,南无消灾延寿药师佛!

词语解释

安立的意思:(1).犹安置。《无量寿经》卷上:“教化安立无数众生,住於无上正真之道。”《大毘婆沙论》卷一二一:“安立果者,谓依风轮安立水轮,復以水轮安立金轮,復以金轮安立大地,復以大地安立一切情非情数。”(2).犹安然屹立。《大智度论》卷四七:“得此三昧者……如 须弥山 在大海安立不动。”《敦煌变文集·降魔变文》:“有君闕臣,社稷凴何安立?”...

八维的意思:四方和四隅合称八维。 汉 东方朔 《七谏·自悲》:“引八维以自道兮,含沆瀣以长生。”《文选·王延寿<鲁灵光殿赋>》:“三间四表,八维九隅。” 张载 注:“四角四方为八维。” 南朝 梁 沉约 《光宅寺刹下铭》:“八维悠阔,九服荒茫。” 元 耶律楚材 《怀古一百韵寄张敏之》:“惟 晋 成独统,平 吴 混八维。”...

百恶的意思:各种邪恶。《吕氏春秋·达郁》:“国鬱处久,则百恶并起,而万灾丛至矣。”《史记·外戚世家》:“丈夫当时富贵,百恶灭除,光耀荣华,贫贱之时何足累之哉!” 晋 傅玄 《豫章行苦相篇》:“心乖甚水火,百恶集其身。”...

悲愁的意思:◎ 悲愁 bēichóu[sad and anxious] 悲伤忧愁...

逼恼的意思:佛教语。烦恼。《佛本行集经》卷四九:“或命未断,半身支解;或有饥渴,逼恼而坐。”《菩萨本生鬘论》卷一:“今於菩萨,正应供养,不宜加苦,无以难事而逼恼也。”...

别离的意思:◎ 别离 biélí(1) [leave] 离别;分离别离家乡,踏上征途心知长别离。——《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商人重利轻别离。——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2) 》...

不乏的意思:[释义](动)不缺少,很多:~其人|~先例。 [构成]偏正式:不|乏 [同音]步伐...

诚虔的意思:虔诚,真诚恭敬。《再生缘》第六三回:“斋戒过,秉诚虔,薰沐画描敬佛尊。” 郭沫若 《今昔集·今天创作的道路》:“这一幕伟大的戏剧,这一篇崇高的史诗,只等有耐心的、谦抑诚虔、明朗健康的笔来把它写出。” 王西彦 《古屋》第一部七:“这便是那位大学生,那位诚虔的基督教徒。”...

炽然的意思:(1).猛烈地燃烧。《百喻经·煮黑石蜜浆喻》:“其犹外道,不灭烦恼炽然之火。”《法苑珠林》卷一一五:“是时大王闻臣语已,转復闷絶,失念躃地,忧愁盛火,炽然其身。” 明 宋濂 《清斋偈》:“火纵能燎原,炽然不可遏,苟非遘香木,香气从何起?”(2).火盛貌。《法苑珠林》卷八:“良由三毒猛火烧心,炽然不絶,故受斯苦。”(3).用以喻气焰很盛。《新唐书·宦者传上·骆奉先》:“擢 奉先 军容使,掌畿内兵,权焰炽然。”《文献通考·田赋五》:“ 檜 晚年怒不可测,而 泳 其亲党,兇燄炽然。”《二刻拍案惊奇》卷三九:“...

持法的意思:执法。《汉书·黄霸传》:“会 宣帝 即位,在民间时知百姓苦吏急也,闻 霸 持法平,召以为廷尉正。” 唐 岑参 《饯王崟判官赴襄阳道》诗:“害羣应自慑,持法固须平。”《明史·孝宗纪》:“务存心仁恕,持法公平。” 清 昭槤 《啸亭续录·姚姬传先生》:“持法严正, 刘文正 公甚倚任之。”...

稠林的意思:密林。 汉 刘向 《说苑·敬慎》:“吾尝见稠林之无木,平原为谿谷。”...

愁煎的意思:愁苦煎迫。 后蜀 欧阳炯 《渔父》词:“无繫绊,没愁煎,须信船中有散仙。” 宋 梅尧臣 《永叔赠酒》诗:“虽云暂欢适,终久还愁煎。”...

大力的意思:◎ 大力 dàlì[energetically;mighty;powerful] 尽全力或调动一切力量大力发展教育事业...

大教的意思:(1).重要的教导和训戒。《礼记·乐记》:“五者,天下之大教也。” 南朝 宋 颜延之 《皇太子释奠会作》诗:“肆意芳讯,大教克明。”(2).尊称别人的教言。与人接谈或书信中所用的套语。《儒林外史》第三五回:“一路问来,果然问着,今幸得接大教。” 陈启泰 《致缪荃孙书》:“辱大教,存注甚厚,且诵且荷。”(3).指佛教。 晋 无名氏 《莲社高贤传·慧远法师》:“初是大教流行 江 东,经卷未备,禪法无闻,律藏多闕。”即南交。指南方边远地带。《大戴礼记·五帝德》:“南抚 交阯 大教。” 俞樾 《诸子平议·大...

大乘的意思:梵文Mahāyāna(摩诃衍那)的意译。公元一世纪左右逐步形成的佛教派别。在 印度 经历了中观学派、瑜伽行派和密教这三个发展时期。北传 中国 以后,又有所发展。“大乘”强调利他,普度一切众生,提倡以“六度”为主的“菩萨行”,如发大心者所乘的大车,故名“大乘”。《法华经·譬喻品》:“初説三乘引导众生,然后但以大乘而度脱之。” 唐 张祜 《题画僧》诗之二:“终年不语看如意,似证禪心入大乘。” 苏曼殊 《遁迹记》:“大乘,正理也。宜改先执,务从圣旨。”...

道粮的意思:(1).路途中所需的食粮。 宋 王禹偁 《感流亡》诗:“道粮无斗粟,路费无百钱。”(2).道士的生活费用。 元 无名氏 《鸳鸯被》第二折:“不想有施主家请我做斋,待不去呵,恐怕误了道粮。”《清平山堂话本·张子房慕道记》:“不要入山修行,在家出家,朝暮随伴寡人,道粮、衣服、钱米,每月供俸。”...

德威的意思:(1).谓以德行威。《书·吕刑》:“德威惟畏。” 孔颖达 疏:“以德行其威罚,则民畏之而不敢为非。” 唐 韩愈 《送区弘南归》诗:“况今天子铺德威,蔽能者诛荐受禨。”(2).恩德与威权。昆曲《十五贯》第四场:“执法严明,德威并行……平生愿,效 包拯 。”...

独觉的意思:(1).独自睡醒。 唐 卢仝 《冬行》诗之三:“上不事天子,下不识侯王;夜半睡独觉,爽气盈心堂。” 宋 苏轼 《独觉》诗:“翛然独觉午窗明,欲觉犹闻醉鼾声。”(2).佛教语。又称缘觉。谓无佛之世,修行功成,自己觉悟缘起之理者。《俱舍论·分别世品》:“言独觉者,谓现身中离禀至教,唯自悟道,以能自调,不调他故。” 赵朴初 《僧伽和佛的弟子》:“在没有佛法的时代,有人独自悟到缘起之理而得到解脱,但他不能把自己悟到的真理说出来,这种人叫做独觉。”(3).指道教所称自悟玄理。 唐 符载 《庐山故女道士梁洞微石...

端庄的意思:[释义](形)(举止、神情)端正庄重。 [构成]并列式:端+庄 [例句]端庄的文成公主。(作定语)...

恶业的意思:(1).不正当的职业。《史记·货殖列传》:“博戏,恶业也,而 桓发 用之富。”(2).佛教谓出于身、口、意三者的坏事、坏话、坏心等。《华严经》四十:“我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嗔痴。” 宋 惠洪 《冷斋夜话》卷七:“﹝ 苏軾 ﹞復官,归自 南海 ,监 玉局观 ,作偈戏答僧曰:‘恶业相缠四十年,常行八棒十三禪,却着衲衣归 玉局 ,自然身是五通仙。’”(3).见“ 恶缘恶业 ”。...

恶趣的意思:(1).见“ 恶道 ”。(2).低级趣味。 明 沉德符 《野获编·词曲·杂剧》:“ 梁伯龙 有《红綃》、《红线》二杂剧,颇称谐稳,今被俗优合为一大本南曲,遂成恶趣。”(3).犹嘲弄。 沙汀 《医生》:“老医生忍不住充满恶趣地喃喃说:‘暂且也让你受一点洋罪吧!’”...

恶女的意思:容貌丑陋之女。《史记·外戚世家》:“谚曰:美女入室,恶女之仇。”...

法味的意思:佛教语。谓因参悟妙法而产生的悦乐。《华严经·十回向品》:“愿一切众生,得无量法味。” 南朝 梁 萧统 《僧正》诗:“已知法味乐,復悦玄言情。”《敦煌变文集·维摩诘经讲经文》:“遥观以觉人风美,近礼方知法味浓。”...

梵行的意思:佛教语。谓清净除欲之行。 晋 法显 《佛国记》:“王净修梵行,城内人信敬之情亦篤。”《法苑珠林》卷六一:“彼乱己整,守以慈行,见怒能忍,是为梵行;至诚安徐,口无粗言,不瞋彼所,是为梵行;垂拱无为,不害众生,无所嬈恼,是为梵行。” 明 宋濂 《四明佛陇禅寺兴修记》:“ 良公 通外内典,梵行清白,荐绅之流皆爱敬之。”...

风披的意思:(1).犹披靡。《晋书·张轨传》:“四海倾覆,乘舆未反,明公以全州之力径造 平阳 ,必当万里风披,有征无战。”(2).风轻轻拂过。 元 赵孟頫 《修竹赋》:“萧萧雨沐,梟梟风披。”...

福德的意思:(1).福分和德行。《北史·元嵩传》:“ 任城康王 大有福德,文武顿出其门。” 清 龚自珍 《壬癸之际胎观三》:“寳应出,福德聚,主天下;宝应不出,福德不聚,主大国。”(2).指福分,福气。《京本通俗小说·碾玉观音》:“他有个花枝也似女儿,献在一个奢遮去处,这个女儿不受福德,却跟一个碾玉的待詔逃走了。”...

扶持的意思:[释义](1) (动)搀扶。 (2) (动)扶助;护持。 [构成]并列式:扶+持 [同义]扶植...

功德的意思:[释义](1) (名)功劳和恩德。歌颂人民英雄的功德。(作宾语) (2) (名)佛教用语;指行善和诵经念佛等事。做功德。(作宾语) [构成]并列式:功+德...

鼓乐的意思:◎ 鼓乐 gǔyuè[strains of music accompanied by drumbeats] 本指弹奏乐器。亦指敲鼓声和奏乐声,泛指我国民族音乐鼓乐大作鼓乐喧天...

光明的意思:[释义](1) 基本义:(名)亮光。那是黑暗中的一线光明。(作宾语) (2) (形)明亮。这条街上的路灯;一个个都像通体光明的水晶球。(作定语) (3) (形)比喻正义的或有希望的(事物)。光明大道|光明的远景。(作定语) (4) (形)(胸襟)坦白;没有私心。为人光明正大(光明磊落;行为正派)。(作谓语) [构成]并列式:光+明 [反义]暗淡、黑暗...

光华的意思:◎ 光华 guānghuá[shine] 光华:明亮的光辉这银花满月的庭院,迎看太阳发出灿烂的光华!——《为了周总理的嘱托……》◎ 光华 guānghuá[splendor] 光彩明丽日月光华,旦复旦兮。——《尚书大传》...

归于的意思:[释义](1) (动)属于(多用于抽象事物)。光荣归于祖国。(作谓语) (2) (动)趋向;趋于。经过讨论;大家的意见已经归于一致了。(作谓语) [构成]动补式:归〈于...

过日的意思:(1).过日子。 唐 杜甫 《赠别郑炼赴襄阳》诗:“把君诗过日,念此别惊神。” 宋 陈造 《田家谣》:“小妇初嫁当少宽,令伴阿姑顽过日。” 王任叔 《疲惫者》:“ 运秧 自这一次后,不再有向人家处赖饭吃的事了。但他到底怎么过日,我是无从知道。”(2).谓超过时日。 宋 晁冲之 《和寄叶甥少蕴内翰见招》:“园宜杏子非时结,溪阔梅花过日开。”(3).改日。《儿女英雄传》第三五回:“ 安老爷 因他也须到家歇息歇息,便説:‘过日再备酌奉请。’”...

乎而的意思:(1).语气助词。用于句末,表示赞叹。《诗·齐风·著》:“俟我於著乎而,充耳以素乎而,尚之以琼华乎而!”(2).“乎”和“而”是文言中常用的虚词,因借以指文言。《剪灯馀话·田洙遇薛涛联句记》:“劝酬兼尔汝,讲论杂乎而。”杂乎而,谓口语夹杂文言。...

华鬘的意思:即花鬘。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异七·普陀石》:“ 浙 定海县 有 普陀 巖石,有大力像,华鬘天然。” 陈世宜 《柬可生》诗:“天界华鬘梦一场, 双成 曾许抗颜行,诗题蕉叶语都讛,饭啖胡麻醒亦狂。”参见“ 花鬘 ”。...

饥渴的意思:(1).腹饿口渴。《诗·王风·君子于役》:“君子于役,苟无飢渴。” 唐 韩愈 《顺宗实录二》:“此蛇所以致鸟雀而捕之者,今留付汝,幸善饲之,勿令飢渴。” 艾青 《春》诗:“而这古老的土地呀,随时都像一只飢渴的野兽,舐吮着年轻人的血液,顽强的人之子的血液。”(2).比喻期望殷切,如飢似渴。《孔丛子·公仪》:“君若飢渴待贤,纳用其谋,虽蔬食水饮, 伋 亦愿在下风。” 清 李渔 《风筝误·遣试》:“小生方在惊疑之际,彼妇正在飢渴之中。” 郭沫若 《洪波曲》第五章二:“对于飢渴着胜利的老百姓,即使小败已经就是...

煎逼的意思:煎熬逼迫。 宋 张耒 《输麦行》:“半归仓廪半输王,免教县吏相煎逼。” 茅盾 《参孙的复仇》:“这样的纠缠煎逼,亦已有了好多天。”...

见知的意思:(1).见而知之。指同时代的事,以别于后代对前代事的“闻而知之”。语本《孟子·尽心下》:“由 尧 舜 至於 汤 ,五百有餘岁。若 禹 、 皋陶 ,则见而知之;若 汤 ,则闻而知之。” 清 颜元 《存学编·总论诸儒讲学》:“其效使见知闻之者,知尊慕 孔 孟 ,善谈名理,不作恶,不奉释 老 名号。”(2).谓明见明知,并不隔膜。《韩非子·难一》:“有赏者君见其功,有罚者君知其罪,见知不悖於前,赏罚不弊於后,安有不葬之患。”(3).受到知遇。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汾水》:“ 飞廉 以善走事 紂 , ...

教主的意思:(1).某一宗教的创始人,或教中地位最高的人。《方广大庄严经·转法轮品》:“随应演説法,教化诸羣生,能到于彼岸,故名为教主。” 唐 秦韬玉 《投知己》诗:“炉中九转鍊虽成,教主看时亦自惊。” 清 李渔 《比目鱼·入班》:“我们这位老师,极是显灵,又极是操切,不像儒释道的教主,都有涵养,不记人的小过。” 叶圣陶 《隔膜·萌芽》:“他们互相了解,互相慕悦,互视为爱的宗教的教主。”(2). 宋 朝废后入道,谓之“教主”。如 仁宗 郭后 为 金庭 教主、 哲宗 孟后 为 华阳 教主。其后 宋徽宗 迷信道教...

解脱的意思:[释义](1) (动)佛教用语;摆脱苦恼;得到自在。 (2) (动)摆脱。解脱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作谓语) (3) (动)开脱。解脱罪行。(作谓语) [构成]动补式:解〈脱 [同义]摆脱、开脱、逃脱...

俱全的意思:◎ 俱全 jùquán(1) [all complete]∶一切齐全麻雀虽小,五脏俱全(2) [complete in all varieties]∶所有品种齐全...

具足的意思:(1).犹具备。 汉 王充 《论衡·正说》:“善善恶恶,拨乱世反诸正,莫近于《春秋》。若此者,人道、王道适具足也。”《百喻经·认人为兄喻》:“昔有一人,形容端正,智慧具足,復多钱财。” 元 德异 《<坛经>序》:“一一法门,具足无量妙义。” 郭沫若 《盲肠炎·向自由王国的飞跃》:“我是相信在产业未进步、物质条件未具足的国度中以实现社会主义为目的之政治革命是愈早愈好的。”(2).充足。 许地山 《债》:“说到具足生活,也是没有涯岸的。”...

来世的意思:◎ 来世 láishì(1) [future life;next life]∶来生(2) [afterlife]∶死后的存在状态佛教有来世的说法...

牢狱的意思:(1).监狱。《管子·度地》:“虚牢狱,实廥仓。”《汉书·萧望之传》:“ 望之 卬天叹曰:‘吾尝备位将相,年踰六十矣,老入牢狱,苟求生活,不亦鄙乎!’” 明 李贽 《与焦弱侯书》:“与其不得朋友而死,则牢狱之死,战场之死,固甘如飴也。”(2).比喻限制、束缚人的地方。 叶圣陶 《倪焕之》一:“四角方方的教室不再是生趣索然的牢狱。”...

莲池的意思:(1).种莲的池沼。 南朝 梁 任昉 《咏池边桃》:“聊逢赏者爱,栖趾傍莲池。” 唐 崔元翰 《杂言奉和圣制见自生藤》:“餘芳连桂树,积润傍莲池。”(2).指佛地。佛教谓极乐净土。 明 高濂 《玉簪记·投庵》:“不是三年曾有约,谁教今日会莲池。” 明 无名氏 《赠书记·假尼入寺》:“再不回头苦海向莲池,将来堕落知何地。” 清 沉起凤 《谐铎·穷士扶乩》:“年来説法成空相,愿咒莲池化酒杯。” 冰心 《往事(二)》三:“天国泥犁,任她幻拟:是泛入七宝莲池?是参谒白玉帝座。”(3). 明 高僧。本姓...

淋漓的意思:[释义](1) (形)基本义:形容湿淋淋往下滴。大汗淋漓。(作谓语) (2) (形)形容畅快。 [构成]并列式:淋+漓 [同音]林离、林狸、淋离...

令望的意思:(1).谓仪容善美,使人景仰。《诗·大雅·卷阿》:“顒顒卬卬,如圭如璋,令闻令望。” 郑玄 笺:“人闻之则有善声誉,人望之则有善威仪。”(2).引申指美好的名声。《陈书·沉众传》:“ 高祖 大怒,以 众 素有令望,不欲显诛之。”《新唐书·于志宁传》:“狎而近之,无益令望,有损盛德。”《资治通鉴·宋文帝元嘉元年》:“ 羡之 等以 宜都王 义隆 素有令望,又多符瑞,乃称皇太后令,数帝过恶,废为 营阳王 ,以 宜都王 纂承大统。”(3).指有美好名声的人。《周书·令狐整传》:“ 令狐延保 西州令望,方城重器,...

令声的意思:美好的名声。《汉书·韦玄成传》:“嗟我小子,干贰其尤,队彼令声,申此择辞。” 颜师古 注:“令,善也。”...

琉璃的意思:◎ 琉璃 liúlí[coloured glaze] 巴利语 veluriya或梵文俗语verulia的译音。用铝和钠的硅酸化合物烧制成的釉料,常见的有绿色和金黄色两种,多加在粘土的外层,烧制成缸、盆、砖瓦等。亦指琉璃灯座一盏琉璃...

漫漫的意思:[释义](形)(时间、地方)长而无边的样子。 [构成]重叠式 [例句]漫漫长夜。(作定语)四野白雪漫漫。(作谓语)[同音]曼曼、缦缦...

名号的意思:◎ 名号 mínghào(1) [name and alias]∶名字和别号(2) [name]∶名称;称号野兽皆有名号物色(3) [fame]∶名声砥砺名号者,不以欲伤行...

南无的意思:◎ 南无 nāmó[梵namas] 佛学用语又作南牟。佛教徒称合掌稽首为“南无”,并常用来加在佛名、菩萨名或经典名之前,表示对佛法的一种尊敬...

泥犁的意思:见“ 泥犂 ”。...

女身的意思:(1).处女。 宋 王明清 《摭青杂说》:“ 徐氏 既归 金 尉, 金 尉见其是女身,又宦家儿女,又凡事晓得大体,称所望。” 明 汤显祖 《牡丹亭·婚走》:“ 柳郎 ,奴家依然还是女身。”《二刻拍案惊奇》卷十八:“ 宗仁 明晓得 春花 不是女身,却容貌出众,风情动人。”(2).女子。《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七:“只可惜是个女身,又已做了出家人,一时无处伸冤。” 康有为 《大同书》甲部第一章:“若一见女身,永为囚繫;无贵无智,役隶於男。”...

贫病的意思:(1).既穷且病。《国语·越语上》:“令孤子寡妇、疾疹贫病者,纳官其子。” 宋 陆游 《秋夜读书》诗:“不如一编书,相伴过昏旦;岂惟洗贫病,亦足捍患难。” 郭沫若 《卓文君》第一景:“凡是稍有天赋的人,总要为贫病忧患所苦。”(2).指既穷且病的人。《管子·轻重丁》:“发其积藏,出其财物,以賑贫病。”...

菩提的意思:[释义](名)佛教用语,指觉悟的境界。〈外〉梵语。...

情常的意思:情分。《红楼梦》第七三回:“如今还要求姑娘看从小儿吃奶的情常,往老太太那边去讨个情面,救出他老人家才好。”《红楼梦》第七四回:“只求姑娘看从小儿的情常,好歹生死在一处罢。”...

清净的意思:◎ 清净 qīngjìng(1) [clean,quiet]∶心境洁净,不受外扰清净守节(2) [peace and quiet]∶安定,不纷扰图清净(3) [clean and pure]∶清洁纯净清净的山,清净的水(4) [concise]∶简明不繁清净简易(5) [quiet]∶佛教语。指远离恶行与烦恼出家清净...

倾心的意思:用心向某人倾诉真情,表示深深地爱慕或崇拜。...

人天的意思:(1).佛教语。六道轮回中的人道和天道。亦泛指诸世间、众生。《大宝积经·被甲庄严会三》:“能为世导师,映蔽人天众;演説无所畏,我礼胜丈夫。”《魏书·释老志》:“人天道殊,卑高定分。” 唐 白居易 《看梦得题答李侍郎诗因戏和之》:“看题锦绣报琼瓌,俱是人天第一才。” 汤用彤 《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第十六章:“按佛经,行善者得人天果报。”(2).人间与天上。《晋书·陆云传》:“ 帝尧 昭焕而道协人天, 西伯 质文而 周 隆二代。” 郭沫若 《Lobeniche的塔》:“横的自然观和纵的道义感要构成一个新的...

日月的意思:◎ 日月 rìyuè(1) [life;livelihood]∶生计;生活舒心的日月(2) [sun and moon]∶太阳和月亮...

柔荑的意思:◎ 柔荑 róutí[(of women’s hands) slender;white and tender;women’s hands] 植物初生的叶芽。旧时多用来比喻女子柔嫩洁白的手,也借指女子的手手如柔荑。——《诗·卫风·硕人》...

三千的意思:(1).《书·吕刑》:“墨罚之属千,劓罚之属千,剕罚之属五百,宫罚之属三百,大辟之罚二百。五刑之属三千。”后因以“三千”指古代所有的刑罚。《三国志·魏志·陈群传》:“夫三千之属,虽未可悉復,若斯数者,时之所患,宜先施用。”《晋书·谢尚传》:“夫无后之罪,三千所不过。”《南史·孔琳之传》:“若三千行於叔世,必有踊贵之尤,此五帝不相循法,肉刑不可悉復者也。”(2).泛言数目之多。 三国 魏 陈琳 《饮马长城窟行》:“长城何连连,连连三千里。” 唐 李白 《秋浦歌》之十五:“白髮三千丈,缘愁似箇长。”(3...

三聚的意思:佛教语。即三聚净戒,指三种清净的戒规:摄律仪戒、摄善法戒、摄众生戒。见《四分律》。 唐 王勃 《四分律宗记序》:“惧六和之紊绪,悼三聚之乖宗。”...

善业的意思:佛教把身、口、意三方面的活动称为“三业”,这些“业”又分为善、不善、非善非不善三种,能引起善恶等报应。善业指五戒十善等善事之作业。《三昧经》卷八:“况復造作善业者,随心所欲寧不成。” 宋 沉括 《梦溪笔谈·神奇》:“汝名已在死籍,今食吾药,勉修善业,当免此患。” 明 刘若愚 《酌中志·内臣职掌纪略》:“天佑中华,故使虎狼梟獍,皆知浄修善业,皈依三宝。”...

上妙的意思:精妙,最好。 隋 江总 《梁故度支尚书陆君诔》:“延阁緗素,校文遗闕;上妙铅槧,誉成碁(朞)月。” 宋 苏轼 《仇池笔记·辟谷说》:“辟穀之法以百数,此为上妙。”...

上究的意思:上及;上达。《尉缭子·武议》:“当杀而虽贵重,必杀之,是刑上究也;赏及牛童、马圉者,是赏下流也。”《急就篇》卷四:“迹行上究为贵人,丞相御史郎中君。” 颜师古 注:“上究,闻於天子也。究,竟也。”...

声闻的意思:(1).亦作“ 声问 ”。音信。《国语·越语上》:“寡君 句践 乏无所使,使其下臣 种 ,不敢彻声闻於天王。”《吕氏春秋·赞能》:“ 孙叔敖 、 沉尹茎 相与友, 叔敖 游於 郢 三年,声问不知,修行不闻。”《汉书·苏武传》:“前发 匈奴 时, 胡 妇适产一子 通国 ,有声问来,愿因使者致金帛赎之。”《北史·儒林传下·刘炫》:“ 炫 与妻子,相去百里,声闻断絶。” 宋 沉括 《梦溪笔谈·谬误》:“ 丁晋公 之逐,士大夫远嫌,莫敢与之通声问。”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三编第四章第一节:“ 唐 ...

世界的意思:[释义](1) (名)基本义: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一切事物的总和。世界观。(作定语) (2) (名)指佛教用语;指宇宙。 (3) (名)地球上所有地方。 (4) (名)指社会的形势、风气。现在是什么世界;还允许你不讲道理?(作宾语) (5) (名)领域;人的某种活动范围。 [同音]视界...

十二的意思:(1).十分之二。《史记·高祖本纪》:“地方二千里,持戟百万,县隔千里之外, 齐 得十二焉。” 裴骃 集解引 苏林 曰:“十二,得十中之二。”(2).特指税率或利率十分之二。《周礼·地官·载师》:“凡任地……甸稍县都,皆无过十二。” 贾公彦 疏:“皆无过十二者……皆无过十而税二。”《汉书·贡禹传》:“商贾求利,东西南北各用智巧,好衣美食,岁有十二之利,而不出租税。” 颜师古 注:“若有万钱为贾,则获二千之利。”(3).形容数量多或程度深。 南朝 齐 王融 《望成行》:“金城十二重,云气出表里。”参见“...

受用的意思:[释义](形)身心舒服(多用于否定式)。 [构成]并列式:受+用 [例句]今天身体有点不受用。(作谓语)...

受持的意思:佛教语。谓领受在心,持久不忘。《百喻经·妇诈称死喻》:“如彼外道,闻他邪説,心生惑著,谓为真实,永不可改,虽闻正教,不信受持。” 宋 朱弁 《曲洧旧闻》卷八:“吾尝梦梵僧告予曰:‘世且乱, 定光佛 再出世,子有难,能日诵千声,可以免矣。’吾是以受持。” 清 恽敬 《金刚经书后》二:“若復有人闻是经典,信心不逆,其福胜彼,何况受持诵读,为人解説。”...

随心的意思:◎ 随心 suíxīn(1) [as one wishes]∶凭着自己的心意随心所欲(2) [be satisfied]∶称心;顺心你大叔答应啦,给他二闺女习一条随心的被面儿。——《葛梅》...

随处的意思:[释义](副)不拘什么地方,到处。 [构成]偏正式:随(处 [例句]新的教师住宅楼随处可见。(作状语)[同义]随地...

天一的意思:(1).谓与天合而为一。《庄子·大宗师》:“安排而去化,乃入於寥天一。” 郭象 注:“安於推移而与化俱去,故乃入於寂寥而与天为一也。”(2).星名。《史记·天官书》:“前列直斗口三星,随北端兑,若见若不,曰阴德,或曰天一。” 张守节 正义:“天一一星,疆閶闔外,天帝之神,主战鬭,知人吉凶。明而有光,则阴阳和,万物成,人主吉;不然,反是。”《晋书·天文志上》:“天一星在紫宫门右星南,天帝之神也,主战鬭,知人吉凶者也。”(3).神名。《史记·封禅书》:“其后人有上书,言‘古者天子三年壹用太牢祠神三一: 天一 ...

完具的意思:完整;完备。《汉书·王莽传下》:“府藏完具,独 未央宫 烧攻 莽 三日,死则案堵復故。” 宋 苏洵 《几策·审势》:“况今以天子之尊,藉郡县之势,言脱於口而四方响应,其所以用威之资固已完具。” 鲁迅 《集外集拾遗·关于<苦闷的象征>》:“就全体的结构看起来,大约四篇已算完具,所缺的不过是修饰补缀罢了。”...

望云的意思:(1).犹望气。《后汉书·方术传序》:“其流又有风角、遁甲、七政、元气、六日七分、逢占、日者、挺专、须臾、孤虚之术,及望云省气,推处祥妖,时亦有以效於事也。”(2).仰望白云。谓仰慕君王。语出《史记·五帝本纪》:“ 帝尧 者, 放勋 。其仁如天,其知如神。就之如日,望之如云。” 唐 骆宾王 《夏日游德州赠高四》序:“因仰 长安 而就日,赴帝乡以望云。” 宋 张方平 《乞致仕表》:“精騖紫宸,犹结望云之恋;迹还白社,终怀乐善之心。”(3).仰望白云。谓思念家乡;思念父母。 唐 杜甫 《客堂》诗之二:“...

巍巍的意思:[释义](形)形容高大。 [同音]微微...

威仪的意思:◎ 威仪 wēiyí(1) [impressive and dignified manner]∶仪表威武严肃;军容整齐的(2) [suite]∶指随从...

威神的意思:(1).尊严的神灵。《汉书·扬雄传上》:“配帝居之 县圃 兮,象 泰壹 之威神。” 清 顾炎武 《二月十日有事于欑宫》诗:“不忍寝园荒,復来奠樽斝。仿佛见威神,云旗导风马。”(2).赫奕的声威;神明般的威严。 汉 班固 《封燕然山铭》:“勒以八阵,莅以威神。”《后汉书·南匈奴传》:“冀因圣帝威神,一举平定。” 唐 李德裕 《幽州纪圣功碑铭序》:“皇帝以 轩后 之威神, 汉高 之大略, 光武 之雄断, 魏祖 之机权,舍而用之,以定王业。”...

闻名的意思:[释义](1) (动)听到名声。闻名不如见面。(作主语) (2) (动)有名。闻名全国。(作谓语) [构成]偏正式:闻(名 [同音]文明...

无忧的意思:(1).没有忧患;不用担心。《左传·昭公三十二年》:“ 范献子 谓 魏献子 曰:‘……从王命以紓诸侯, 晋国 无忧。’”《史记·张仪列传》:“为大王计,莫如事 秦 。事 秦 则 楚 韩 必不敢动;无 楚 韩 之患,则大王高枕而卧,国必无忧矣。” 唐 罗邺 《上东川顾尚书》诗:“龙节坐持兵十万,可怜 三蜀 尽无忧。” 宋 朱熹 《次瑞泉诗韵》:“终待寒泉食,无忧水镜昏。”(2).佛教语。参见“ 无忧王 ”、“ 无忧树 ”。...

无上的意思:◎ 无上 wúshàng[the highest;supreme;paramount] 没有比它更高的无上荣耀...

无边的意思:◎ 无边 wúbiān[borderless] 没有边际无边界框...

黠慧的意思:◎ 黠慧 xiáhuì[crafty and intelligent] 聪敏灵慧黠慧无比...

下劣的意思:◎ 下劣 xiàliè[mean] 低劣;恶劣;卑劣...

相随的意思:(1).亦作“ 相隋 ”。谓互相依存。《老子》:“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之相随。” 马王堆 汉 墓帛书《老子·道经》作“相隋”。(2).伴随;跟随。《史记·苏秦列传》:“是何庆弔相随之速也?”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论说》:“夫説贵抚会,弛张相随。” 马烽 《饲养员赵大叔》:“说完,匆匆忙忙相随那女人走了。”...

相好的意思:◎ 相好 xiānghǎo(1) [be on intimate terms]∶关系亲密,感情好(2) [intimate friend]∶亲密的朋友此银也是我相好借来的,并无利息。——《七侠五义》(3) [have an affair with]∶恋爱(多指不正当的)(4) [mistress or lover]∶旧时对狎客称与之过从密切的妓女...

消灾的意思:消除灾祸。《后汉书·党锢传·尹敏》:“上疏陈《洪范》消灾之术。”《三国志·魏志·张臶传》:“詔求隐学之士能消灾復异者。” 郭沫若 《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第二篇第二章第一节:“吃人钱财,与人消灾。”...

心所的意思:佛教语。心所有法的简称。亦名相应行法、心数。谓此类法皆依心王而起,与心王相应。如:触、作意、受、想、思等,共六位五十一种。 章炳麟 《驳神我宪政说》:“且心所有五徧行境,人与禽兽所同也。”...

延寿的意思:◎ 延寿 yánshòu[prolong life] 长寿;延年...

药师的意思:(1).药工、医师之古称。《大宝积经》卷一○八:“譬如大药师,善能疗治一切诸病。自无有病,见诸病人而於其前自服苦药,诸病人见是药师服苦药已,然后効服,各得除病。”(2).药王。 清 顾张思 《土风录·药师》:“里有 药师殿 ,相传以为 扁鹊 ,亦称 药王 。”参见“ 药王 ”。(3).即药剂师。指受过高级药学专业教育或在医疗预防机构、药事机构或制药企业中,长期从事药物调剂、制备、检定和生产等工作,并经卫生部门审查合格的高级药学人员。(4).佛名。 药师琉璃光佛 的简称。《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彼...

衣裳的意思:◎ 衣裳 yīshang[clothing]衣服的通称身上衣裳。——唐· 白居易《卖炭翁》与衣裳。——唐· 柳宗元《童区寄传》泪满衣裳。——唐· 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振衣裳。——清·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一应的意思:谓一时应变。《淮南子·说山训》:“ 弦高 诞而存 郑 ,诞者不可以为常,事有一应而不可循行。”所有一切。 宋 范仲淹 《求追赠考妣状》:“一应京朝官在任未满,不因公事,朝廷非时移替,在任不曾磨勘,转官者后来同计。” 元 关汉卿 《窦娥冤》第四折:“一应大小属官今晚免参,明日蚤见。”《清史稿·刑法志三》:“其农忙停审,则自四月初一日至七月三十日,一应户、婚、田土细故,不准受理,刑事不在此限。” 马烽 西戎 《吕梁英雄传》第九回:“这是订礼,一应花消齐由我出。”...

一切的意思:◎ 一切 yīqiè[whole;entire;all] 所有一切不事事。——宋·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岂可一切拘以定月哉?——宋·沈括《梦溪笔谈》常觉一切事。——清·梁启超《谭嗣同传》...

一经的意思:◎ 一经 yījīng[as soon as] 用在动词或表示条件的词组前面,表示只要经过某种行为或某个步骤,就可以产生相应的结果,后面常有“就”、“便”等相呼应...

饮食的意思:◎ 饮食 yǐnshí(1) [diet]∶饭菜含热量低的饮食(2) [food and drink]∶吃喝...

有情的意思:◎ 有情 yǒuqíng(1) [passion]∶指男女互相倾慕的感情。也指普通的感情天若有情天亦老(2) [interest]∶有意思、有趣曲外有情...

雨露的意思:◎ 雨露 yǔlù[rain and dew] 雨和露,比喻恩惠、恩泽...

愿王的意思:谓许愿的对象。指上帝、神仙。 陈衍 《元诗纪事·明本》:“富贵之人宜念佛,黄金满库穀盈仓。世间受用无亏缺,只欠临终见愿王。”...

远离的意思:(1).远远地离开。 三国 蜀 诸葛亮 《前出师表》:“臣不胜受恩感激,今当远离,临表涕泣,不知所云。” 章炳麟 《菌说》:“吾观《六波罗密经》言 忉利天 临命终时,天女眷属,皆悉远离,弃之如草。”(2).佛教谓达到超脱生死境界之法。 南朝 梁 慧皎 《高僧传·诵经·释慧皎》:“﹝ 慧弥 ﹞年十六出家,及具戒之后,志修远离。”...

月光的意思:◎ 月光 yuèguāng[moonbeam] 月亮的光线...

云霓的意思:亦作“ 云蜺 ”。1.虹。《孟子·梁惠王下》:“民望之,若大旱之望云霓也。” 赵岐 注:“霓,虹也,雨则虹见,故大旱而思见之。” 孙奭 疏:“云霓,虹也。”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祝盟》:“若夫 臧洪 歃辞,气截云蜺; 刘琨 铁誓,精贯霏霜。” 宋 苏轼 《天地社稷宗庙神庙等处祈雨祝文》:“引领云霓之望,援手沟壑之餘。” 郭沫若 《水平线下·到宜兴去》:“足足等了一个钟头的光景,而我们如大旱之望云霓一样,所等候着的兵车却始终没有开来。”(2).借指高空。 唐 柴夔 《望九华山》诗:“ 九华 ...

照拂的意思:(1).照顾;照料。 明 无名氏 《四贤记·寻亲》:“小儿赖君照拂,老夫感戢无涯。”《官场现形记》第四三回:“这位 学槐兄 ……极蒙太尊照拂,到省不到半年,已经委过好几个差使了。” 郭沫若 《高渐离》第一幕:“酒店内 高渐离 与 怀贞夫人 均殷勤照拂顾客。”(2).映照煦拂。 柳青 《创业史》第一部第一章:“日头用温暖的光芒,照拂着稻地里复种的一片翠绿的青稞。”...

昭世的意思:(1).政治清明的时代。 南朝 宋 鲍照 《拟青青陵上柏》诗:“浮生旅昭世,空事叹华年。” 唐 王维 《送綦毋校书弃官还江东》诗:“无庸客昭世,衰鬢日如蓬。”(2).显扬于世。 明 吴承恩 《开府介川毛公德政颂》:“搢绅士林,咸以公清节昭世,海内少双。”...

正见的意思:(1).佛教语。八正道之一。意为具有“四諦”理的见解,亦即关于人生真理的彻底领悟。 唐 澄观 《华严经纲要》:“正见牢固,离诸妄见。” 隋 江总 《摄山栖霞寺碑》:“深嘵正见,玅识来果。” 宋 洪迈 《容斋五笔·八种经典》:“用正见,观真理,莫出于《观音普贤菩萨法行经》。”(2).正确的见解。 郭沫若 《沸羹集·<历史·史剧·现实>》:“应该写成好还是坏,你再要拿出正见来,然后才能下出一个‘不妥’。”...

智慧的意思:◎ 智慧 zhìhuì[intelligence] 辩析判断、发明创造的能力不只是情感和愿望,智慧在决定这些重要问题时必然有其作用...

众生的意思:◎ 众生 zhòngshēng(1) [all living creatures]∶一切有生命的,也指人和动物芸芸众生(2) [domestic animal] 〈方〉∶畜生...

诸根的意思:佛教语。谓信、勤、念、定、慧五根及其他一切善根;或指眼、耳、鼻、舌、身五根。《无量寿经》卷上:“具足成就无量总持百千三昧,诸根智慧广普寂定……今日世尊,诸根悦豫,姿色清浄,光颜巍巍。” 清 敬安 《雪中酬徐叔鸿郎中见怀之作》诗:“断妄诸根寂,观空万事慵。”...

庄严的意思:◎ 庄严 zhuāngyán[solemn;dignified;stately] 佛家语。佛家对表相事物,或心理行为的道德意义的修饰、加强,称为庄严。今人以端庄而有威严为庄严...

资粮的意思:◎ 资粮 zīliáng[warfave supplies and army provisions] 战资、粮草。...

自可的意思:(1).本来可以;自然可以。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夙惠》:“ 太丘 曰:‘如此,但糜自可,何必饭也。’” 宋 叶适 《寄吕巽伯换酒亭》诗:“ 瑯琊 初址未完牢,犹倚虚名用我曹。自可全将醒前了,何因偏向醉中逃。”(2).犹自许。 唐 韩愈 《许国公神道碑铭》:“为人魁伟沉塞,以武勇游仕 许 汴 之间,寡言自可,不与人交,众推以为鉅人长者。”...

醉迷的意思:因酒醉而迷糊不清。《敦煌变文集·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讲经文》:“若早是醉迷,又望坑而行,必见颠坠。” 宋 吴文英 《浣溪沙·陈少逸席用联句韵有赠》词:“湖上醉迷 西子 梦,江头春断倩离魂。” 茅盾 《子夜》三:“ 吴少奶奶 便像醉迷似的扑在 雷参谋 胸前,她的脸恰靠在 雷参谋 肩头。”...

三千世界的意思:(1).“ 三千大千世界 ”的省称。 南朝 陈 徐陵 《孝义寺碑》:“方使三千世界,百亿须弥,同望飞轮,共禀玄德。”《醒世恒言·吕洞宾飞剑斩黄龙》:“长老曰:‘老僧今年胆大,黄龙山下扎寨;袖中颺起金鎚,打破三千世界。’”详“ 三千大千世界 ”。(2).泛指宇宙。 唐 刘禹锡 《福先寺雪中酬别乐天》诗:“二入笙歌云幕下,三千世界雪花中。”详“ 三千大千世界 ”。...

一应俱全的意思:指各种物品、条件或要素都齐全、完备。...

一切有情的意思:佛教指一切众生。有情,梵语Sattva的意译,旧译为众生。《大般若经》卷五七八:“一切有情种种希愿,随其无罪,皆能满足。”《金刚经》:“若欲救护一切有情调伏敬爱,令作种种利益事者,当依根本金刚禰鉢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