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浮二首(其二)
明 · 邓云霄
朱明岩壑洞天遥,楼结青霞傍斗杓。
呼吸可能通帝座,啸歌犹听和鸾箫。
上清缥缈无今古,下界苍茫自暮朝。
不用登高誇作赋,游仙须奏白云谣。
呼吸可能通帝座,啸歌犹听和鸾箫。
上清缥缈无今古,下界苍茫自暮朝。
不用登高誇作赋,游仙须奏白云谣。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罗浮山的壮丽景色与神秘氛围。首句“朱明岩壑洞天遥”,以“朱明”点出夏日之景,岩壑深邃,洞天遥远,营造出一种深远而神秘的自然景观。接着,“楼结青霞傍斗杓”一句,将山中楼阁与青霞、北斗星巧妙结合,展现了山中建筑的超凡脱俗之美。
“呼吸可能通帝座,啸歌犹听和鸾箫”两句,运用浪漫主义手法,表达了诗人对自由与仙境的向往,认为在罗浮山中,呼吸之间就能接近神灵之居,啸歌之声能与仙乐共鸣,充满了超脱尘世的幻想。
“上清缥缈无今古,下界苍茫自暮朝”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超越时空的意境,上清之境缥缈无垠,不受时间限制;而下方的世界则随着日暮与清晨的交替而变化,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仙境的永恒与现实的瞬息万变。
最后,“不用登高誇作赋,游仙须奏白云谣”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游仙生活的向往,认为无需通过登高来夸耀文采,真正的游仙生活应当是与白云共舞,吟唱仙乐,追求心灵的自由与和谐。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罗浮山自然景观的描绘,以及对超凡脱俗生活的向往,展现了明代文人对于理想境界的追求与想象,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和哲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