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登岱同伊仲平徐梧生榕生兄弟(其五)赏析

登岱同伊仲平徐梧生榕生兄弟(其五)

清末民国初 · 陈宝琛
南下随涧流,路回涧忽避。
稍东蹴乱石,活活浅可揭。
陟冈见广坪,明灭石经字。
龙泉出其巅,下与涧水会。
洗成一片雪,渟滀有馀地。
临流听未餍,閒道蹑我至。
小庵便食宿,折补昨失睡。
梦魂在何峰?是处响湍濑。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登山时的所见所感,充满了自然之美和哲思。

首句“南下随涧流,路回涧忽避”,生动展现了山间溪流蜿蜒曲折,道路随着溪流蜿蜒而行,溪流时而绕过山路的情景,营造了一种动态的美。

接着,“稍东蹴乱石,活活浅可揭”描述了山路向东延伸,踏过散落的石头,溪水潺潺,清澈见底,仿佛可以伸手触及,给人一种清新脱俗的感觉。

“陟冈见广坪,明灭石经字”则描绘了登上山冈后,视野开阔,广袤的平地上,石刻的经文若隐若现,既展示了自然的壮丽,也蕴含着历史文化的深沉。

“龙泉出其巅,下与涧水会”中,诗人提到山顶有一眼泉水,它与下方的溪流汇合,象征着源头与归宿的统一,寓意深远。

“洗成一片雪,渟滀有馀地”则以雪喻泉水的纯净,泉水在山谷中停留,形成了一个静谧的空间,给人以心灵的洗涤之感。

“临流听未餍,閒道蹑我至”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深陶醉,即使站在溪边倾听,也无法满足内心的喜悦,他沿着宁静的小径,独自享受这份宁静。

“小庵便食宿,折补昨失睡”描绘了诗人选择在山中小庵休息,补充昨晚因欣赏美景而失去的睡眠,体现了他对自然生活的热爱和追求。

最后,“梦魂在何峰,是处响湍濑”以问句结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无限向往和对未知世界的探索欲望,同时也暗示了他在自然中找到了内心的平静与归属。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对生活哲学的思考,语言流畅,意境深远,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