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沙溪·塔尔寺
袈裟红紫喇嘛装。
欲超尘海礼慈航。
贝叶经传清梵语,酥油茶暖藏粑香。
閒看塞雁度斜阳。
词语解释
贝叶的意思:古代 印度 人用以写经的树叶。亦借指佛经。 唐 玄奘 《谢敕赉经序启》:“遂使 给园 精舍,并入提封;贝叶灵文,咸归册府。” 元 荣肇 《原释》:“如兇恶之徒,日诵贝叶之书,心藏蛇蝎之行,既死矣,以其能信佛,佛即引之而享天堂之乐。”...
超尘的意思:超脱尘俗。《红楼梦》第一二○回:“ 雨村 便请教仙长超尘始末。” 柴萼 《梵天庐丛录·美人杂咏》:“拈取妙莲花一朵,从知清洁迥超尘。”...
尘海的意思:谓茫茫尘世。 明 袁宗道 《曹元和邀饮灵慧寺同诸公赋》:“骤马出尘海,入门闻午鐘。” 清 曹寅 《引镜谢客》诗:“烟波情亦淡,尘海路常紆。” 鲁迅 《亥年残秋偶作》诗:“尘海茫茫沉百感,金风萧瑟走千官。”...
慈航的意思:佛教语。谓佛、菩萨以慈悲之心度人,如航船之济众,使脱离生死苦海。 南朝 梁 萧统 《开善寺法会》诗:“法轮明暗室,慧海度慈航。” 唐 白居易 《渭村退居寄礼部崔侍郎翰林钱舍人诗一百韵》:“断痴求慧剑,济苦得慈航。”《花月痕》第五二回:“万顷情波,都成觉岸;千重苦海,尽泛慈航。”...
梵语的意思:◎ 梵语,梵文 Fànyǔ,Fànwén[Sanskrit] 一种古印度语言,正如印度语法家(如帕尼尼Panini)所描述的,是印度和印度教的古典语言...
佛殿的意思:寺院供奉佛像的大殿。 唐 张读 《宣室志》卷二:“ 丰乐里 开业寺 有神人足跡甚长,自寺外门至佛殿。”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一本第一折:“ 红娘 ,俺去佛殿上耍去来。”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范祠鸟》:“ 长白山 醴泉寺 ,即 范文正公 读书处,祠在佛殿东偏。” 郑振铎 《西行书简·云岗》:“第一窟通称为大佛殿。”...
红紫的意思:(1).红色与紫色。古代以青、赤、白、黑、黄为正色,红紫则是正色以外的间色。《论语·乡党》:“红紫不以为褻服。” 朱熹 集注:“红紫,閒色不正,且近於妇人女子之服也。褻服,私居服也。” 汉 扬雄 《法言·吾子》:“或问‘苍蝇红紫’。曰:‘明视。’” 李轨 注:“苍蝇间於白黑;红紫,似朱而非朱也。”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情采》:“正采耀乎朱蓝,间色屏於红紫。” 清 曹寅 《孔雀》诗:“有时妬红紫,独立愁云天。”(2).红花与紫花。 唐 韩愈 《晚春》诗:“草树知春久不归,百般红紫鬭芳菲。”...
袈裟的意思:◎ 袈裟 jiāshā[cassock] 和尚披的法衣,由许多长方形布片拼缀而成...
经传的意思:[释义](名)原指经典和古人解释经文的传。泛指比较重要的古书。 [构成]并列式:经+传 [例句]名不见经传。(作宾语)...
喇嘛的意思:◎ 喇嘛 lǎma[Lama] 藏语意为“上师”。喇嘛教对僧侣的尊称。又作“剌麻”...
清梵的意思:谓僧尼诵经的声音。 南朝 梁 王僧孺 《初夜文》:“大招离垢之賔,广集应真之侣,清梵含吐,一唱三嘆。” 唐 韩翃 《题僧房》诗:“名香连竹径,清梵出花臺。” 清 钱泳 《履园丛话·杂记上·福慧庵》:“礼罢 远公 旧时塔,数声清梵莫云多。”...
塞雁的意思:亦作“ 塞鴈 ”。塞鸿。 唐 杜甫 《登舟将适汉阳》诗:“塞雁与时集,檣乌终岁飞。” 元 萨都剌 《题扬州驿》诗:“寒砧万户月如水,塞鴈一声霜满天。”《水浒传》第一一○回:“ 宋江 在马上遥看山景,仰观天上,见空中数行塞鴈,不依次序,高低乱飞,都有惊鸣之意。”参见“ 塞鸿 ”。...
酥油的意思:[释义](名)从牛奶或羊奶内提出来的脂肪。把牛奶或羊奶煮沸,用勺搅动,冷却后凝结在上面的一层就是酥油。 [构成]偏正式:酥(油 [例句]酥油饼。(作定语)...
斜阳的意思:◎ 斜阳 xiéyáng[setting sun] 黄昏前要落山的太阳...
油茶的意思:◎ 油茶 yóuchá[tea-oil tree;oil-tea camellia] 一种种子可榨食用油的山茶树,原产中国,属常绿小乔木(Camellia oleifera)...
贝叶经的意思:指佛经。古代 印度 人写经于树叶上,故称。 唐 钱起 《紫参歌》:“贝叶经前无住色,莲花会里暂留香。” 明 孙柚 《琴心记·空门遇使》:“菩提树下谈玄,忘补朝阳之衲;贝叶经边入定,搜空透笋之衣。” 清 王摅 《教坊老叟行》:“自此焚脩奉 西竺 ,禪榻长繙贝叶经。”亦作“ 贝多经 ”。 清 吴伟业 《生查子》词:“学写贝多经,自屑泥金粉。”...
酥油茶的意思:◎ 酥油茶 sūyóuchá[buttered tea] 藏族、蒙古族地区的一种饮料,用酥油、砖茶、盐等制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