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代题忠荩公墓
清 · 张洵佳
五百年前墓,沧桑历劫存。
衣冠新俎豆,松柏旧墙垣。
赵宋一抔土,临川四世孙。
岿然双碣在,忠孝镇乾坤。
衣冠新俎豆,松柏旧墙垣。
赵宋一抔土,临川四世孙。
岿然双碣在,忠孝镇乾坤。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对一个古老墓地的追思与感慨。诗人通过“五百年前墓”开篇,将读者带入一个时间跨度极大的历史场景中,暗示墓地承载着久远的历史记忆。接着,“沧桑历劫存”一句,点明了墓地历经岁月变迁,依然屹立不倒,象征着历史的坚韧与不屈。
“衣冠新俎豆,松柏旧墙垣。”这两句对比鲜明,一方面描述了墓地内新添的祭品与仪式,展现了后人对先人的尊敬与怀念;另一方面,古老的松柏和残破的墙垣则映射出时光的流逝与历史的痕迹。这种对比不仅丰富了画面感,也深化了主题,让人感受到时间的无情与生命的永恒。
“赵宋一抔土,临川四世孙。”这里借用了历史人物的故事,以赵宋王朝的象征与临川四世孙的传承,进一步强调了历史的连贯性和文化的延续性。这不仅是对特定历史事件的回顾,也是对更广泛的文化传承与家族血脉的赞颂。
最后,“岿然双碣在,忠孝镇乾坤。”诗人以“双碣”(石碑)作为墓地的象征,表达了对忠孝精神的敬仰。这两句话不仅总结了前文的描述,更是升华了主题,将对墓地的感慨上升到对忠孝美德的颂扬,以及对天地间正义与秩序的维护。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墓地的描绘,巧妙地融合了历史、文化、家族情感与道德观念,展现了深沉的历史感与人文关怀,是一首富有哲理与情感深度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