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和答吴寅夫对雨见怀赏析

和答吴寅夫对雨见怀

元末明初 · 倪瓒
溽云变阴晦,零雨随风涛。
的皪集莲池,飘飖洒兰皋。
朱丝缓瑶瑟,绿钱生宝刀。
抚事增慨慷,端居倦游遨。
处世每惭柳,怀人徒咏陶。
脆质爱灵药,閒情宣弱毫。

鉴赏

这首诗由元末明初的倪瓒所作,题为《和答吴寅夫对雨见怀》。倪瓒以山水画闻名,其诗文亦多描绘自然景色与内心情感,此诗便是其中一例。

诗中开篇“溽云变阴晦,零雨随风涛”,描绘了乌云密布、细雨绵绵的景象,营造出一种沉郁的氛围。接着“的皪集莲池,飘飖洒兰皋”两句,将视线转向池塘与水边,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雨滴落在荷叶与兰草上的生动画面,富有生机与美感。

“朱丝缓瑶瑟,绿钱生宝刀”则转而描写室内情景,琴瑟之声悠扬,绿苔在宝刀上滋生,既表现了文人的雅致生活,也暗含时光流逝、岁月静好的感慨。

“抚事增慨慷,端居倦游遨”表达了诗人面对往事时的感慨与内心的疲惫,渴望宁静的生活。接下来“处世每惭柳,怀人徒咏陶”两句,借用了柳永与陶渊明的典故,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与对现实的无奈。

最后,“脆质爱灵药,閒情宣弱毫”点明了诗人的个性与追求,喜爱灵药,寄情于书法,体现了他对精神世界的重视与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与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倪瓒独特的艺术风格与人文情怀,是一首富有意境与深度的作品。

词语解释

宝刀的意思:...

处世的意思:[释义](动)在社会上活动,跟人往来。 [构成]动宾式:处|世 [同音]处事、处士...

的皪的意思:光亮、鲜明貌。 汉 司马相如 《上林赋》:“明月珠子,的皪江靡。” 晋 左思 《魏都赋》:“丹藕凌波而的皪,緑芰泛涛而浸潭。” 宋 范成大 《雨后田舍书事》诗:“熟透晚梅红的皪,展开新籜翠扶疎。” 清 汪懋麟 《元夜禁中观放烟火歌》:“步輦从容出复道,华灯的皪明春宵。”参见“ 的礰 ”。...

端居的意思:谓平常居处。 唐 孟浩然 《临洞庭赠张丞相》诗:“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明 雷士俊 《寄王筑夫》诗:“寂寞荒村静,端居念远朋。” 清 钮琇 《觚賸续编·淄川小圣人》:“先生端居缄默;遇有问难,輒指画谈议,衮衮滔滔,竟晷不倦。”...

风涛的意思:(1).风浪。 南朝 宋 颜延之 《车驾幸京口侍游蒜山作》诗:“春江壮风涛,兰野茂荑英。” 唐 杜甫 《曲江三章章五句》诗:“ 曲江 萧条秋气高,菱荷枯折随风涛。” 何其芳 《树阴下的默想》:“但我却甘愿冒着风涛,带着渴望,独自在无涯的海上航行。”(2).比喻艰险的遭遇。 唐 项斯 《欲别》诗:“归期无岁月,客路有风涛。” 元 刘因 《人情》诗:“人情云雨 九疑山 ,世路风涛 八节滩 。” 明 唐顺之 《与杨虞坡司马书》:“风涛兵戈倥偬中,因差人入京谢恩。”(3).比喻规模大而气势猛烈的事件或现象。 鲁迅...

抚事的意思:(1).追思往事;感念时事。 南朝 宋 傅亮 《为宋公修张良庙教》:“灵庙荒顿,遗像陈昧。抚事怀人,永叹寔深。” 唐 杜甫 《羌村》诗之二:“萧萧北风劲,抚事煎百虑。” 宋 陆游 《夜过鲁墟》诗:“百年几兴废,抚事一凄愴。” 明 高启 《草书歌赠张宣》:“览时抚事每有感,胸次矹硉何由平?”(2).犹临事,遇事。 宋 王安石 《寄吴冲卿》诗:“物变极万殊,心通才一曲。读书谓已多,抚事知不足。”(3).招抚之事。 姚雪垠 《李自成》第一卷第一章:“倘若抚事可成……国家即可无东顾忧。”...

怀人的意思:(1).思念远行的人。《诗·周南·卷耳》:“嗟我怀人,寘彼周行。” 唐 柳宗元 《游南亭夜还叙志七十韵》:“慕士情未忘,怀人首徒搔。”(2).指思念家乡的人。 明 杨慎 《送童士琦瑞州府判赋得蜀江》:“别后怀人更怀土,烦君时一到沧洲。”(3).所怀念的人。 晋 陶潜 《悲从弟仲德》诗:“借问为谁悲?怀人在九冥。”...

倦游的意思:◎ 倦游 juànyóu[thoroughly satisfy the sight-seeing mood] 游兴已尽倦游归来...

慨慷的意思:亦作“ 慨忼 ”。1.感慨。 晋 左思 《杂诗》:“壮齿不恒居,岁暮常慨慷。” 宋 陆游 《初夏休日园中闲赋》诗:“良时动人怀,东望一慨慷。” 清 姚鼐 《瞻园松石歌为陈东浦方伯作》:“人事兴衰变倏忽,古蹟销磨多慨慷。”(2).情绪激昂。 晋 成公绥 《啸赋》:“时幽散而将絶,中矫厉而慨慷。” 宋 文天祥 《白沟河》诗:“思公有奇节,一死何慨慷!” 清 顾炎武 《哭杨主事廷枢》诗:“竟入南冠囚,一死神慨忼。” 清 周永铨 《义卒行》:“翻然出门去,意气何慨慷!”...

兰皋的意思:长兰草的涯岸。《楚辞·离骚》:“步余马於兰皋兮,驰椒丘且焉止息。” 朱熹 集注:“泽曲曰皋,其中有兰,故曰兰皋。” 宋 张孝祥 《雨中花慢》词:“认得兰皋琼珮,水馆冰綃。” 清 黄景仁 《江上夜望》诗:“推篷失孤鹤,双桨倚兰皋。”...

莲池的意思:(1).种莲的池沼。 南朝 梁 任昉 《咏池边桃》:“聊逢赏者爱,栖趾傍莲池。” 唐 崔元翰 《杂言奉和圣制见自生藤》:“餘芳连桂树,积润傍莲池。”(2).指佛地。佛教谓极乐净土。 明 高濂 《玉簪记·投庵》:“不是三年曾有约,谁教今日会莲池。” 明 无名氏 《赠书记·假尼入寺》:“再不回头苦海向莲池,将来堕落知何地。” 清 沉起凤 《谐铎·穷士扶乩》:“年来説法成空相,愿咒莲池化酒杯。” 冰心 《往事(二)》三:“天国泥犁,任她幻拟:是泛入七宝莲池?是参谒白玉帝座。”(3). 明 高僧。本姓...

零雨的意思:慢而细的小雨。《诗·豳风·东山》:“我来自东,零雨其濛。” 孔颖达 疏:“道上乃遇零落之雨,其濛濛然。” 高亨 注:“零雨,又慢又细的小雨。”《太平御览》卷十引 南朝 梁元帝 《纂要》:“疾雨曰骤雨,徐雨曰零雨。” 宋 陆游 《春晚简陈鲁山》诗:“向来苦摧伤,零雨杂飞霰。” 清 魏源 《送陈太初出都》诗之一:“炎风送零雨,吹我从西来。”...

灵药的意思:◎ 灵药 língyào[panacea;effective remedy; medicine that works] 灵验有效的药,神奇的药...

飘飖的意思:(1).风吹貌。《文选·班彪<北征赋>》:“风猋发以飘颻兮,谷水漼以扬波。” 刘良 注:“飘颻,风驰皃。” 晋 傅玄 《杂诗》:“清风何飘颻,微月出西方。” 明 何景明 《落叶哀蝉曲》:“凉风飘颻兮吹玉阶,秋叶颯兮鸣蝉哀。”(2).飘荡;飞扬。 汉 边让 《章华台赋》:“罗衣飘颻,组綺繽纷。” 唐 武元衡 《寓兴呈崔员外诸公》诗:“三月杨花飞满空,飘颻十里雪如风。”《红楼梦》第二七回:“满园里綉带飘颻,花枝招展。”(3).形容动荡、起伏。 晋 陶潜 《闲情赋》:“思宵梦以从之,神飘颻而不安。” ...

人徒的意思:(1).服徭役的人。《荀子·王霸》:“使衣服有制,宫室有度,人徒有数,丧祭械用皆有等宜。” 杨倞 注:“人徒,谓胥徒。给徭役者也。” 南朝 宋 鲍照 《从过旧宫》诗:“微臣逢世庆,征赋备人徒。” 唐 刘餗 《隋唐嘉话》卷下:“主( 安乐公主 )不悦,因大役人徒,别掘一池,号曰:‘定昆池’。” 清 潘耒 《汴河行为方中丞欧馀作》:“指挥人徒三十万,北河柳尽南河柯。”(2).庶民,民众。《墨子·非攻中》:“以攻战之故,土地之博,至有数千里也;人徒之众,至有数百万人。”《史记·春申君列传》:“夫以王壤土...

弱毫的意思:指毛笔。 晋 陶潜 《答庞参军》诗:“物新人惟旧,弱毫多所宣。”...

随风的意思:(1).卦象名。《易·巽》:“《象》曰:随风,《巽》。君子以申命行事。” 孔颖达 疏:“随风《巽》者,两风相随,故曰‘随风’。风既相随,物无不顺。” 高亨 注:“本卦是两《巽》相重,《巽》为风,然则本卦卦象是风与风相随而吹也。按《象传》又以风比君上之教命,随风乃比教命重申。”(2).任凭风吹而不由自主。《列子·黄帝》:“心凝形释,骨肉都融,不觉形之所倚,足之所履,随风东西,犹木叶干壳。”《文选·司马相如<上林赋>》:“汎淫泛滥,随风澹淡。与波摇荡,奄薄水渚。” 郭璞 注:“皆鸟任风波自纵漂貌也。” 清 ...

瑶瑟的意思:用玉装饰的琴瑟。 唐 陈子昂 《春台引》:“挟寳书与瑶瑟,芳蕙华而兰靡。” 宋 陆游 《月中过蜻蜓浦》诗:“缓篙溯月勿遽行,坐待 湘妃 鼓瑶瑟。” 明 邝露 《虞山谒舜祠》诗:“何人抚瑶瑟,离恨隔 湘川 。” 清 汪懋麟 《玉女摇仙佩》词:“《霓裳》勿奏,瑶瑟休弹,听我一言为寿。” 鲁迅 《悼丁君》诗:“瑶瑟凝尘清怨絶,可怜无女耀高丘。”...

阴晦的意思:◎ 阴晦 yīnhuì[dark and gloomy] 阴暗;阴沉阴晦的脸色...

咏陶的意思:吟诵 陶渊明 的诗歌。 唐 司空曙 《闲园书事招畅当》诗:“羸病懒寻 戴 ,田园方咏 陶 。”...

游遨的意思:嬉游;游逛。《三国志·魏志·吴质传》“封列侯” 南朝 宋 裴松之 注:“始 质 为单家,少游遨贵戚间,盖不与乡里相沉浮。” 唐 虚中 《赠秀才》诗:“ 筠阳 多胜致,夫子纵游遨。”参见“ 遨游 ”。亦作“ 游敖 ”。亦作“ 游驁 ”。漫游,游历。《诗·齐风·载驱》:“ 鲁 道有荡, 齐子 游敖。”一本作“ 游遨 ”。 朱熹 集传:“游遨,犹翱翔也。” 陈奂 传疏:“游敖,犹敖游也。”《鹖冠子·王鈇》:“游敖同品,祭祀同福,死生同爱,祸灾同忧。”《吕氏春秋·察今》“良马期乎千里,不期乎驥驁” 汉 高...

云变的意思:变幻不停貌。 明 陶宗仪 《辍耕录·厉狄》:“世代云变,遂湮我姓名,至蔑焉无闻。”...

朱丝的意思:(1).红色的丝绳。《左传·襄公十八年》:“ 晋侯 伐 齐 ,将济 河 , 献子 以朱丝繫玉二瑴而祷。”《淮南子·说山训》:“圣人用物若用朱丝约芻狗,若为土龙以求雨。” 章炳麟 《驳神我宪政说》:“今假众乐之言,以文饰其帝国主义,是犹借兼士之名,以文饰其兼併主义, 墨 孟 有知,必縈以朱丝,攻以雷鼓无疑也。”(2).朱弦。用熟丝制的琴弦。 唐 刘禹锡 《调瑟词》:“朱丝二十五,闕一不成曲。” 清 唐孙华 《种树》诗:“珍材伐琴瑟,清音发朱丝。”(3).借指琴瑟。 唐 元孚 《送李四校书》诗:“朱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