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峰
拜罢老君无托处,卷将余意坐峰东。
拼音版原文
鉴赏
这首诗名为《东峰》,是明代诗人王履的作品。诗中描述了东峰的独特魅力,比其他三峰更胜一筹,诗人常在此地幽会赏景,唯有青松作伴。在参拜过老君(道教中的神仙)之后,诗人感到无处寄托心中之意,只好带着余情独坐于峰东。整首诗以简洁的笔触描绘了山峰的宁静与诗人的情感投射,流露出对自然和超然之境的向往与留恋。
词语解释
罢老的意思:疲惫衰老。 汉 刘歆 《移书让太常博士》:“学者罢老,且不能究其一艺。”...
拜罢的意思:犹拜免。 宋 曾巩 《史馆申请三道》:“羣臣拜罢,见於百官表。”...
不断的意思:◎ 不断 bùduàn(1) [continuous]∶保持或继续,常以没有停顿、没有终止和不间断的方式促进生产力的不断发展(2) [uninterrupted]∶没干扰或阻碍的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3) [continual]∶继续但时有停顿的他的不断出现,引起了我们的警惕(4) [unceasing]∶不绝,接连不断夏天这里洪水不断子孙满堂,万世不断...
佳胜的意思:(1).指有名望地位的人。《晋书·会稽王道子传》:“今之贵要腹心,有时流清望者谁乎?岂可云无佳胜?直是不能信之耳。”《资治通鉴·晋安帝隆安五年》“佳胜” 元 胡三省 注:“ 江东 人士,其名位通显於时者,率谓之佳胜、名胜。”(2).优美。 明 李贽 《答焦漪园书》:“生平慕 西湖 佳胜,便於舟航,且去 白下 密邇。” 清 章学诚 《文史通义·文理》:“但文字佳胜,正贵其自得……各自知之,而难以告人。”(3).旧时书札问候、祝颂用语。犹言安好;犹言顺适。 宋 苏轼 《答苏伯固书》:“辱书,劳问愈厚,...
老君的意思:◎ 老君 Lǎojūn[Laojun] 中国道教对老子的神化称呼,又称“太上老君”。多种道教经典对老子有各种神化说法,大致说老子以“道”为身,无形无名,生于天地之先,住于太清仙境,长存不灭,常分身化形降生人间,为历代帝王之师,伏羲时为郁华子,神农时为大成子,祝融时为广成子...
三峰的意思:(1).三山峰。指 华山 之 莲花 、 毛女 、 松桧 三山峰。 唐 陶翰 《望太华赠卢司仓》诗:“行吏到 西华 ,乃观三峰壮。”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四本第三折:“泪添九曲 黄河 溢,恨压三峰 华岳 低。”(2).三山峰。指 江苏 三茅山 之 大茅 、 中茅 、 小茅 三山峰。 唐 陆龟蒙 《寄茅山何威仪》诗之二:“大小三峰次 九华 ,灵踪今尽属 何 家。”(3). 华州 之代称。《敦煌曲子词·菩萨蛮》:“鑾驾在三峰,天同地不同。” 前蜀 韦庄 《秦妇吟》:“明朝晓至三峰路,百万人家无一户...
托处的意思:安身﹔栖止。...
幽期的意思:(1).隐逸之期约。《文选·谢灵运<富春渚>诗》:“平生协幽期,沦躓困微弱。” 吕延济 注:“往时已有幽隐之期,但以沉顿,困於微弱,常不能就。” 南朝 梁 沉约 《答沉麟士书》:“冀幽期可託,克全素履。”(2).隐秘或幽雅的约会。 南朝 宋 谢灵运 《撰征赋》:“ 石 ( 黄石公 )幽期而知贤, 张 ( 张良 )揣景而示信。” 唐 杜甫 《大云寺赞公房》诗之一:“洞门尽徐步,深院果幽期。” 明 高启 《漫成》诗之二:“已分栖迟不自疑,江边林下儘幽期。”(3).指男女间的幽会。 唐 卢纶 《七...
余意的意思:不尽之意。 唐 钱起 《太子李舍人城东别业》诗:“东皋指归翼,目尽有餘意。” 明 郎瑛 《七修类稿·诗文三·黄鹤楼诗》:“余又尝论诸诗,古人不以餖飣为工,如 鸚鵡洲 对 汉阳 树, 白鷺洲 对青天外,超然不为律缚,此气昌而有餘意也。”...
只有的意思:◎ 只有 zhǐyǒu(1) [only]∶表示必需的条件,下文常用“才”、“方”呼应只有依靠群众,才能做好普查工作(2) [alone]∶唯有;仅有只有他知道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