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次韵酬马国瑞都司二首(其一)赏析

次韵酬马国瑞都司二首(其一)

元 · 张端
老去人閒百不宜,晷长何补岁阴移。
绝怜识字翻投阁,肯为窥园废下帷。
一树梨云迷醉眼,十年春草误归期。
倚阑片月能知我,故故穿云照影迟。

鉴赏

这首诗是元代诗人张端所作的《次韵酬马国瑞都司二首(其一)》。诗中描绘了诗人年老体衰、百事不宜的境况,感叹时间流逝,岁月不待人的无奈。通过“晷长何补岁阴移”一句,表达了对时光飞逝、无法挽回的感慨。

接着,诗人以“绝怜识字翻投阁,肯为窥园废下帷”两句,运用比喻手法,形象地表达了自己虽然识字读书,却因年老体衰而难以继续坚持,甚至有时会放弃学习,如同将书籍投掷一旁,或是因为身体不适而停止阅读。这反映了诗人对过去时光的怀念以及对当前状态的无奈。

“一树梨云迷醉眼,十年春草误归期”两句,进一步描绘了诗人眼前的景象和内心的思绪。一树梨花如云,令诗人陶醉,但十年的春草却让诗人错失了归家的时机,暗含了对时光易逝、人生无常的感慨。

最后,“倚阑片月能知我,故故穿云照影迟”两句,诗人借助月光的形象,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即使月光穿过云层,也似乎在特意迟缓地照耀着诗人的身影,以此来寄托诗人对友人的深切思念和期待。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凝练,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巧妙的比喻,展现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年华易老的感慨,以及对友情的珍视与怀念。